下载此文档

2021年市民献礼祖国60华诞优异征文.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市民献礼祖国60华诞优异征文

  嗬!姚老太又迁居了!
  屈指算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老太这是第六次迁居了。这一回,姚老太搬进了140平米的大房子里,窗明几亮,简约的装修仍不失家境的殷实和生活的富足,姚老太心里那个欢畅啊简直写满了脸上的菊容,每一条皱痕里全部溢满了欢喜,用她老人家自己的话说:“我这个迁居啊,一次比一次心里舒坦,一次比一次心里敞亮。”
  姚老太可是有小说的人。单不说她那97岁的高龄,足以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就是姚老太的几次迁居的经历,也足以让人悲喜交集,感慨万千。
  姚老太的家庭是一个革命家庭,她的丈夫做了八路,离家一走杳无音信,在战乱年代里姚老太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没有一个安定的住所,曾经因为丈夫的缘故蹲过监牢,受尽磨折,今后落下了夜不能眠的毛病。“那个年代啊,有个窝窝藏就不错了。”姚老太通常说起来,长吁不已。她最大的遗恨就是丈夫不知下落,“他人全部有信了,就是她没有,全部怪我把结婚的被子送了人,要不——”说到这里她就不再往下说了,于是在场的人全部劝她:“您老这不是好好的吗。儿孙混得全部不错,可全部是党员啊,老一辈的事业可是代代相承呢!”
  听到这些,姚老太自豪地笑了。可她还是谦逊地说:“全部是党领导得好呀,我这个老太婆沾了共产党的光呢。”解放后老人被定为烈属,她一直没有再婚,住着几间破泥屋,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两个孩子,大男孩考取了大学,入了党,当了老师,直至做了教授,数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优异党员。女孩子学习比哥哥还要好,可是那年代家里穷,女孩子自动放弃了上学,这让老人一辈子歉疚,总以为对不起女儿。
  儿子在城里工作,姚老太带着儿媳孙子在乡下居住、劳作。期间老人搬了两次家,住的好了些。八十年代按政策要求儿子能够带全家入住城里,享受城镇户口,姚老太第三次迁居。刚进城里时,没有专门的家眷楼,和儿子一样的还有几家,大约四五户吧,大家全部住在一排大教室改装的“家”里,一个教室住一户,这一住,就是十年。好在大家全部是吃惯了苦的人,邻里和睦,倒也满足。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步伐日渐明快,国民经济日渐富强。儿子单位也所以第一次盖家眷楼,姚老太第四次迁居,第一次住进了楼房,房子不足百米,还是一楼,不过带个小院,姚老太把历次迁居必带的“光荣人家”的牌子端端正正地安放在院门上,心中想:这一辈子总算有个着落了。迁居那天,一家人欢天喜地,祭了死者,放了鞭炮,还邀请了乡下的老亲旧戚。那时的农村,还没有多少小楼别墅,农民们还向往着城市户口。姚老太她们算是过上了农村人艳羡的城里人生活。
  这时候,姚老太的孙子也上了大学,在学校里就入了党,姚老太常常教育孙子们:“可要好好学习,听老师、领导的话,可不能忘了本,给祖宗丢脸。”邻居们对这个革命家庭更是赞不绝口:“瞧人家老太太,真是教子有方啊!”话自然会传到老人耳里,姚老太对这个社会更是感恩和满足,当然,也是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斗转星移,转眼进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儿子单位又盖了一次居民楼,论资排辈,姚老太跟着儿子又搬了一次家,这次住的房子比原来的大了不少,大

2021年市民献礼祖国60华诞优异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