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月怀远2012.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望月怀远
张九龄
知人论事: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后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张九龄是初唐诗坛大家,和张说并称“二张”,二人均位至宰相之尊,均有著名诗篇传世。宰相张说重其文才,称为“后出词人之冠”。张九龄工诗能文,尤擅五言古诗,诗风和雅清淡,开盛唐王孟一派。有《张曲江集》。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唐诗三百首》入选的第一个诗人就是张九龄。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诵读品情:
这是抒写怀念远方之人的诗作。月夜独处,最易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寄托了对远人的思念。
整体感知并背诵:
背诵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诗的标题为《望月怀远》,
哪些内容是写望月的,哪些
是写怀远的?
首句写望月,其余皆写怀远
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如何扣住题目“望月怀远”的?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特点?
明确:“海上生明月”紧扣“望月”字,“天涯共此时”扣住“怀远”。一实一虚,起句自然。
明确: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
明确:(1)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⑵实虚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共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不同,这里的情人指的是“多情人”,即“怀远人”。 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多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人”与现代汉语中的“情人”意义是否一样?如何理解“怨”和“竟夕”两词所包含的情感?
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怜”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个细节描写,对于表达诗人怀远之情有何作用?
“怜”是爱惜的意思,月华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诗人不由得吹灭烛火,披衣踱出房间,凝神望月,而这一轮明月啊,竟是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披衣觉露滋”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凝神望月而相思难抑的情形。
此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竟夕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难以入睡,更勾起对远方人的思念。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

望月怀远20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wei2005
  • 文件大小356 KB
  • 时间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