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乐府民歌》.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经典文学选读》课件之:

汉乐府民歌
1
整理课件
一 、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
“乐府”,原是西汉音乐官署——亦即音乐管理部门的名称,行政长官是乐府令。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所收集、编制并保存起来的“歌诗”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把其中那些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2
整理课件
掌管音乐的官方机构,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有了。但以“乐府”为这种机构的名称,可能始于秦代。1977年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出土的秦代编钟上,铸有秦篆的“乐府”二字,可以为证。
3
整理课件
西汉乐府机关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汉武帝时期。
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
西汉末年,哀帝刘欣不喜“俗乐”,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将当时829名乐府职员裁去441人。
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4
整理课件
二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汉书·艺文志》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歌诗凡28家,314篇,基本为乐府诗(其中民歌约有130余篇,数字已经接近《诗经》中的《国风》。可惜这些民歌大都已经亡佚了)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铙歌》18首,以及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作于东汉。
至于留存至今的汉乐府民歌,不过六十首左右,而且大多是东汉时的作品。
5
整理课件
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流行最广而收罗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此书辑录了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共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度把作品分为十二大类: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 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 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现存的两汉乐府诗,除燕射歌、横吹曲二类全部亡佚,郊庙歌、舞曲中大抵是御用文人作品,大多是歌功颂德,风格典雅而缺乏生气,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是民歌,它们主要录存在鼓吹曲、相和歌和杂曲之中。
6
整理课件
三 、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特色
萧涤非:“自今论之,民间乐府之于两汉,一如《诗》、《骚》之于周、楚,其文学价值之高以及对于后世影响之大,皆足以追配《诗经》、《楚辞》鼎足而三。”(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珍品,汉乐府民歌是“汉世街陌谣讴”,这些作品在思想上有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从广大农村和城邑人民的生活的实际体验出发,广泛地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与情绪。在中国文学史上,城邑下层人民的艰难的生活状况及其痛苦心灵,第一次在诗歌中得到具体、深入、全面的反映。
7
整理课件
1、表现底层人民在艰难时世中的痛苦与不平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妇病行》 ——作者真实地叙述了一个城邑贫困家庭的悲惨生活,但是它以鲜明的形象集中描绘了城邑下层人民之间的情谊,而将上层不恤民生的冷漠置于言外,令人悲伤,发人深省。
《东门行》——一位城邑贫民的不平之词。
8
整理课件
2、表现游子的漂泊之悲

漂泊怀乡,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文学母题,自《诗经》以还,历代无数诗人都吟唱过这样一种悲愁。这绵延不绝的乡愁诗,充分凝聚着中国文化的特性,表现了中国诗人一种共通的文化情怀。
首先是家园意识与儒家重安宁思想的影响。
其次,是农业人生观重土思想的影响。
9
整理课件

其一,对自然生命家园的怀归(可以命之曰“自然乡愁”)。
其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可以名之曰“哲学乡愁”) 。
西方的漂泊诗人荷尔德林在《帕特莫斯》中唱道:
请赐我们以双翼
让我们满怀赤诚
返回故园
10
整理课件

《汉乐府民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4.87 MB
  • 时间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