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苦困苦,铸造了举世著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精神有以下多个方面的内涵。
一、高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高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
坚定的革命信念,一直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苦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面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苦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复“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复:“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施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假如说知道为高尚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么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切记宗旨心系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础的生存条件全部不具有,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苦险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亲密联络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确保。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域。红军每到一地,就主动动员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方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实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捐粮草,给红军带路,照料伤病员,甚至从军打仗,这一切全部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原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所以,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表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需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实施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实施,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全部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果断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
2021年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