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初稿)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0年12月
目 录
一、现状与挑战 1
(一)“十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
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8
(三)主要目标 9
三、主要任务 10
(一)分区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
(二)绿色调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
(三)统筹深化,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16
(四)联防联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0
(五)点面结合,强化农村及土壤环境保护 22
(六)全程监管,提升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25
(七)同保共育,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27
(八)严防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29
(九)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31
四、主要措施 33
(一)机制创新,提升环保综合决策与协调能力 33
(二)政策先行,持续综合推进环保法规体系建设 35
(三)政府引导,培育健康环保产业市场 37
(四)科技引领,加强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38
五、重点工程 39
六、实施保障 39
(一)加强组织领导 39
(二)分解落实任务 40
(三)强化评估考核 40
附表1 广东省“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目标 41
附表2 广东省主要供水通道 42
附表3 广东省主要排水通道 43
附表4 重点行业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项目 44
附表5 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6
附表6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程 49
附表7 农村与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50
附表8 固体废物处理重点工程 51
附表9 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53
附表10 核与辐射重点工程 54
附表11 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55
附表12 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工程 56
一、现状与挑战
(一)“十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环保规划实施工作,以组织实施《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为抓手,统筹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污染减排,积极优化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持续下降,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好转,为“十二五”环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了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政府统筹、环保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省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39座,日处理能力13547万吨,占全国的1/8强,67个县(市)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全省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151万千瓦,居全国前列,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与此同时,加大力度推进落后产能淘汰,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省已关闭小火电超过113569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184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787万吨。全省二氧化硫累计减排234万吨,比2005年下降了181%;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163万吨,比2005年下降了154%,污染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2、严格实行环保分区控制分类指导,全省重大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近年来,我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对各地实行环保分类指导,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一是充分发挥环保规划的调控作用。严格落实环保规划关于禁止开发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等生态分级管理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对不符合
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所在区域大气环境或纳污水体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又无污染物总量区域削减措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十一五”以来,全省环保系统共审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近30万个,否决率59%。二是不断强化规划环评工作,积极推进石化、钢铁、水泥、火电、电网、水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交通、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导产业科学发展。如通过开展石化产业规划环评,积极支持在大气和水污染物扩散条件比较好的惠州、茂名、湛江、揭阳等地建设大型石化基地,推动了石化产业合理布局。三是按照“工业入园、产业进区、集中治污、源头控制”的模式,推行电镀、印染、鞣革等重污染行业入园进区,省环保厅已审批通过相关定点基地15个,避免了重污染行业“遍地开花、到处污染”,实现了规模效益。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1) 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