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我校是一所偏远中心城区的发展中学校,尽管办学条件艰苦,学生生源少,同学科教师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但我们的语文学科,却一直具有较强优势,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学科建设工作走向深入,建设校本化的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体系,形成特色学科,打造一支富有内涵,具有教育、教学艺术的优秀语文教师队伍,实现我校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
二、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语文教师5名,(含借调和援教各1名)学历都是大本以上;高级教师1名,中学一级教师4名;其中1人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1人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平均年龄41岁左右,正是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我校的语文教师工作态度比较端正,工作积极性较高,对教材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专业知识扎实,能较好地依托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老师们教龄大多都在十多年以上,已渐渐走向成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思维方式也得到了转变,从而使我们的整体质量有了较多的提升。
然而随着教改飞速的发展,由于教师们都有较长时间的教龄,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未能够及时更新,因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把握?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还期盼着能得到专家们更多的指导和引领。
三、工作目标:
⒈通过语文学科的建设,使学生的学科素质得到长足发展。
⒉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一个人数稳定、结构合理的优秀学科教师群体。
⒊通过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学科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
⒋构建语文学科研究组,全力打造学科教育品牌,发挥语文学科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工作举措:
1、以“读书工程”为依托,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语文学科必须把自己打造成学习型团队,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语文教研组要制定以学年为单位的学习计划,带领并组织老师每学年深入学时要通读一、二种语文教研刊物,鼓励老师们作好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鼓励老师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撰写有见解的教育教学论文,把
“读书”作为考评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2、以语文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形成浓厚的语文学台,利用网络和各种媒介给学生和老师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局面,继续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活动。积极探索开展以“花卉基地”为特色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切身感知“处处是语文”、“语文处处有”。
3、根据学校教研制度建设,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教育实践,而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平时工作中的学习、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渠道。必须抓好三项教研常规:集体备课常规,研讨交流常规,教学反思常规。
4、开展有主题的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期,根据学期初的教研组计划,每个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教师根据个人的能力备课,并轮流上课,每上完一节课,教研组立即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共同评
谌家矶中学语文学科基地建设规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