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2011江苏高考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 mol·L-1H2SO4溶液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mol·L-1 H2SO4溶液与水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两者的简单之和。

,Cl2在饱和食盐水溶解度很小,而HCl极易溶解。
本题以pH试纸试用、常见气体制取、溶液配制、除杂中的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答案:D
2.(2011江苏高考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mol·L-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热效应、酸碱中和滴定、溶解度曲线、平衡转化率等角度的理解能力。是基本理论内容的综合。高三复习要多注重这一方面的能力训练。
,是放热反应。
,CH3COOH的pH应大于1。
,与KNO3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交点在a点之上,说明a点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曲线并没有达到平衡,所以反应物的转化率并不是最大。
答案:C
3. (2011江苏高考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可制取Fe(OH)3胶体
,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I2+I-,l4,l4层显紫色,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可制取Fe(OH)3胶体。滴加过量氨水,就会产生Fe(OH)3沉淀。
,不呈红色,再滴入适量新制氨水,溶液变红,才能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可与苯分层,实现分离除杂。
-I2+I-中,l4,有利于溶解平衡I3-I2+I-向右移动,l4中显紫色。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答案:C
4.(2011浙江高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解析:,无水CoCl2呈蓝色,具有吸水性
,烧杯底部温度高。
,滴定管和移液管需考虑残留水的稀释影响。
,利用SO2的还原性,用KMnO4酸性溶液除去。
答案:A
【评析】本题考察实验化学内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高考题的重要内容。要解好实验题首先必须要认真做好实验化学实验,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操作与原理,好的实验考题就是应该让那些不做实验的学生得不到分;让那些认真做实验的学生得好分。从题目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实验题目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光靠讲学生是会不了的。必须去做实验学生才能会真正领悟。
5.(2011安徽高考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gl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猪猪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