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选择、判断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 法律效应; 图则标定; 开发导向;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城市政策的载体
3、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国外的区别:15
4、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包括:27
5、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分三步:31
6、控规指标的确定方法:31
7、人口指标推算法分为:36
8、控规编制内容深度:38
9、控规成果应当包括 :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10、规划用地现状图的比例尺为:1:1000~1:2000
11、规定性控制要素:
一土地使用控制二环境容量控制三建筑建造控制四城市设计引导
五配套设施控制六行为活动控制
13、规划控制线一览表:五线代表什么?60
14、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71
18、建筑密度的影响因素: (1)住宅层数、地理纬度和建筑气候区(2)居住区环境要求、建造形式
(3)地块面积、使用性质、周边用地情况
19、绿地率指标是以控制其下限为准。这里的绿地包括:83
20、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概念的区别:85
绿地率=(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总面积)×100%
绿化用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和垂直布置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率=(公共绿地总面积÷地块总面积)×100%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1%的雕塑、亭榭、水池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绿化覆盖率=(所有绿化植物覆盖的投影面积÷地块总面积)×100%
包括屋顶、晒台人工绿地和树冠覆盖的其他用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公共绿地率
21、建筑物的面宽,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按以下规定执行:95
22、日照间距:108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满窗日照2小时的标准。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满窗日照1小时的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Ⅶ
气候区
Ⅳ气候区
Ⅴ、Ⅵ气候区
大城市
小城市
大城市
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h)
8~16
9~15
日照时间计算起点
底层窗台面
23、侧面间距: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 与各种层数(低层、多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4、公共交通组织:(1)与总规衔接;
(2)公交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应达到3~4km/km2;城市边缘区2~25km/km2;
(3)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13; (4)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5)公交、电车主要线路长度8~12km,快速轨道交通40k。
25、城市设计之于控规:
1控规强于“量”的控2城市设计强于“品质”引导
26、街道空间D\H值控制:128
27、分级确定控制区域如何分区:136
28、公共服务设施性质界定类型:144
29、排水工程:163分类: 生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