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栖霞成为果业强市的经验调查] 栖霞果全部大酒店.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栖霞成为果业强市的经验调查] 栖霞果全部大酒店

  1栖霞果业概况   栖霞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全市果园面积达万hm2,其中苹果万hm2,实现了人均667 m2果园。苹果年总产达12亿kg,农民收入80%来自果业。栖霞市于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苹果第一市”,2021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全部”称号。
  栖霞市重视打造产业链。加紧二、三产业的发展,拉长拓宽产业化链条,建立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体系,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产前步骤抓育苗,从“标准化、产业化”抓起,配套发展10多处育苗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科研所。产中步骤抓配套,发展专用有机肥、农药、饲料和苹果套袋的生产和加工,建有复合肥生产企业9家,年产量超出10万t,苹果套袋生产企业发展到60多家,农药、饲料生产企业5家。产后步骤抓销售和加工,在销售步骤上,该市建立面向我国外的销售网络,在日本、俄罗斯、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域全部建立了销售网点,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栖霞苹果销售处20多个,每十二个月有30万t苹果远销海外。该市还大力兴建“苹果银行”,建设冷风库、气调库134座,总储藏能力超出37万t,旺季存,淡季销,实现果品增值。该市坚持内引外联,多渠道投入,前后建起果品、畜牧、蔬菜等各类涉农加工企业600多家。其中合资企业源通果汁有限企业拥有4条生产线,年可加工苹果32万t,生产浓缩果汁5万t,年出口创汇4 000万美元,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收3亿元。
  2关键经验
  政策稳定,农民安心果业生产
  上世纪90年代早期,栖霞市为激励农民发展苹果,制订了土地承包长久不变的政策,关键内容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集体实施果园承包金调整机制,人口降低的农户,土地面积保持不变,但需合适提升承包金作为贮备基金;人口增加的农户,土地面积也保持不变,但能够从贮备基金领取对应的补助。这一政策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不但激发了种植果树的主动性,也避免了因短期承包造成的掠夺式生产,对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政府领导带头推广科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栖霞市将果业生产列为关键考评内容,果业占农业考评分数的50%以上。市、镇、村关键责任人集中精力抓果业生产,党政一把手全部必需建有自己的科技样板园,供农民参观学习,科技样板园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关键依据。不但如此,该市还邀请日本果树教授营井功、加拿大果树教授约根汉生、荷兰果树教授路易特、美国华盛顿州苹果协会凯杰等19位“洋教授”来栖霞讲学指导,给栖霞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栖霞还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人换脑筋树换头”的果业二次革命,对郁闭果园进行改造,经过经典示范、现场指导、讲课培训、市场信息反馈等多个措施,抓好对果农的引导,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习惯。政府的真抓实干,加紧了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
  政府“埋单”,打造栖霞苹果品牌
  栖霞有900多个村庄、18万多农户,村村户户有苹果。苹果是栖霞农民的命根子,但卖不出去就是“病根子”。在苹果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关键时期,栖霞市把建设和培育果品批发市场作为关键来抓,前后建起桃村和蛇窝泊等大型批发市场。市场建起来了,果贩引进来了,但因为缺乏苹果品牌,

[栖霞成为果业强市的经验调查] 栖霞果全部大酒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