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教学工作,促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
摘要: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老师为研究主体,以处理发生在学校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个教研活动。校本教研只有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取得实效。 关键词: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 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老师为研究主体,以处理发生在学校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个教研活动。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有利于调整老师教学创新的主动性,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确保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那么,怎样提升老师参加校本教研的主动性,真正使老师经过认真努力,从校本教研中得到收益呢?
一、紧抓备课活动,促进校本教研
备课活动是老师熟悉教材、理清教材思绪、明确上课思绪的必不可少的主要过程。抓好备课活动的研究和指导,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主要步骤。
,严格根据要求进行备课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老师的备课方法是就课论课,断章取义,课标对学科的详细要求、对年级段的详细要求,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和备课息息相关的关键点全部被忽略,这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老师从教一辈子对教材却钻研不透,只能是教书匠却不能成为教育教学教授的一个根本原因。结合课改精神和新课标要求,我们重新制订了备课模式,详细要求以下:首先,要有课标对学科的理念要求;其次,是课标对本学段的详细要求,随即是本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接着是课时备课。在课时备课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关键;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规范了备课模式,使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得不去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在一学期一学期的潜移默化中,理论水平得到提升,钻研能力得到锻炼。
,力争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老师工作的纷繁复杂使老师天天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备课是为了应付上级检验,相当一部分老师备课的方法就是誊录教案书。怎样让老师真正从备课中受益,使备课能真正去指导课堂教学,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以年级组为单位,将每学期教材平均分配进行备课后,再同伴之间相互交换备课,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交流各自备课心得,修改各自的备课,补充同伴的备课。
在第一学年,每人将自己的备课严格根据学校要求的备课模式完成;第二学年时,重新执教者在已经有备课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教材的了解和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修改。
开展备课三部曲活动。对于长久依靠誊录教案书进行备课的老师,开展备课三部曲活动能使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详细操作为:先由各老师在不参阅教学用书的条件下,研读文本,确定教学思绪,设计教学过程;第二步,参考教学用书,对已经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用红笔进行批改,完善教学思绪,改善教学步骤,形成比较完善、比较科学的教学设计;第三步,对自己教学设计的思绪及特点进行小结和反思。
这些尝试,实现了备课和教课的有机衔接,使备课真正成为提升老师解读文本能力、提升老师教学能力、提升老师教研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紧抓课堂教学,促进校本教研
课堂教学是老师落实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爱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不过,面对天天全部要进行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往往产生倦怠思想,对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为帮助老师处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能够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1
[紧抓教学工作,促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