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室规则
一、实验目的
生物化学就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就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实验目的就是:
初步学会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熟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了解一些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方法、实事求就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与观察分析、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等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实现实验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实验前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与要求,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预测实验各个步骤可能得到的结果,对预期实验结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注意与估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误差,并制定防止误差的措施。
实验时
保持实验室肃静,不能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在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操作规程。
实验器材摆放整齐,有条不紊、装置正确。
按照实验步骤,严肃认真的循序操作,不能随意更动。
爱护公物,注意节省实验器材与药品。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酸碱灼伤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田中出现的现象,随时客观的记录实验结果,以免发生错误或遗漏。实验条件应始终保持一致,如有变动,应加文字说明。
实验后
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评阅。
整理实验仪器与清洗玻璃仪器,关闭仪器、设备与电源。清点实验器材,办理借还手续。
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工作,关闭水、气阀门,切断电源,关闭门窗,确保安全。
实验一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基本操作训练,学会熟练进行进行玻璃仪器洗涤;吸量管使用;溶液的混合;离心机使用;721型分光光度仪使用。
二、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吸量管、移液管;旋涡混合(振荡)器、玻璃棒;离心机使用;721型分光光度仪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
在生化实验中,玻璃仪器洁净与否,就是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洁净的玻璃仪器内壁应十分明亮光洁,无水珠附着在玻壁上。
(二)吸量管的使用
用右手拇指与中指夹住管身,将吸量管的尖端伸入试液深处,左手持洗耳球把试液吸入管内至高过刻度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按住吸量管的上口,以控制试液的泄放。吸液后应尽量使吸量管保持垂直,使右眼与刻度等高,稍微轻抬食指或轻轻转动吸量管,使试液面缓慢降落,至管内试液弯月面的最低点与吸量管的刻度线相齐为止。然后将吸量管插到需加试剂的容器中,让尖端与容器内壁靠紧,松开食指让液体流出。液体流完后再等15秒钟,捻动一下吸量管后移去(如需吹的吸量管,则吹出尖端的液体后再捻转一下吸量管移去)。
(微量加样器):
选择适当的吸液器:吸液前先把吸嘴套在吸引管上,套上后要轻轻旋紧一下,以保证结合严密。
持法:右手四指(除大拇指外)并拢握住吸液器外壳(使外壳突起部分搭在食指近端),大拇指轻轻放在吸液器的按钮上。
取样(吸液):用大拇指按下按钮到第一停止点,以排出一定容量的空气,随后把吸嘴尖浸入取样液内,徐徐松开大拇指,让按钮慢慢自行复原,取样即告完成。
排液:将吸液器的吸嘴尖置于加样容器壁上,用大拇指慢慢地将按钮按下到第一停止点,停留1秒钟(粘性较高的溶液停留时间应适当延长)。然后再把按钮按到第二停止点上,让吸嘴沿管壁向上滑动。当吸嘴尖与容器壁或溶液离开时,方可释放按钮,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
吸液器用后应及时取下吸嘴。将吸嘴用自来水冲洗后浸入盛水的容器内(以防干涸),待实验结束后集中仔细清洗。
(三)溶液混匀
使盛器作离心运动。
左手持试管上端,用右手指轻击试管下半部,使管内溶液作旋转运动。
利用旋涡混合(振荡)器混匀。
不得已时可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搅匀。
(四)离心机使用
-20M台式离心机使用方法操作程序:
1)把离心机放置于平面桌或平面台上,四只橡胶机脚应坚实接触平面,目测使之平衡,
用手轻摇一下离心机,检查离心机就是否放置平稳。
2)打开门盖,将离心管放入转子体内,离心管必须成偶数对称放入(离心管试液应称
量加入),注意把转子体上螺钉旋紧,并重新检查试管就是否对称放入、螺钉就是否旋紧。
3)关上门盖,注意一定要使门盖锁紧,完毕用手检查门盖就是否关紧。
4)插上电源插座,按下电源开关。
5)设置转子号、转速、温度、时间:
(五)分光光度仪使用721型
1)721分光光度计使用前应预热20分钟,做样之前应对比色皿成套性进行校正,减小测量误差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