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宋朝“南京”说陪全部 南京陪全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宋朝“南京”说陪全部 南京陪全部

  《水浒传》中一共两次出现“南京”这个地名,一次在第二回,鲁智深在酒店里见到金翠莲父女,问道:“你两个是哪里人家?为何啼哭?”金翠莲回复说:“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第二次在第十三回,晁盖回复雷横的话说:“四五岁时随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去了十数年。”这里提到的“南京”,全部是指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和江苏省会南京市没有任何关系。
  商丘在今天已经不算大城市,但在古代,尤其是五代到北宋,则是除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之外的第三大城市。为何这座城市在北宋如此主要呢?这还得从太祖赵匡胤当归德节度使说起。赵匡胤本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大将,柴荣临终前,任命她当了殿前全部点检,也就是禁军的总帅。柴荣死后,只有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帝位,纯粹是个摆设,真正掌握权力的,应该是朝中的老臣。柴荣于显德六年六月驾崩,七月,小皇帝柴宗训就下了一道圣旨,命赵匡胤“领归德节度使”。归德军节度衙门设在当初的宋州,就是今天的商丘。赵匡胤当初担任着殿前全部点检,又加领归德节度使,即使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一份荣誉,却意味着她必需用一定的时间到商丘去打点军府事务,不可能完全呆在开封。聪慧透顶的赵匡胤似乎预感到了某种不祥,她认为很有可能是受顾命的老臣范质等对她产生了疑忌,想分散她的军权,因此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发动了陈桥政变。
  古人很讲究“龙潜”,赵匡胤以归德节度使起家,商丘当然就成了“龙潜之地”,即大宋朝的发祥地,意义非同平常。不过赵匡胤在世时没把这些当成多大的事,直到真宗景德三年二月,才因赵匡胤曾受群臣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将原本还叫宋州的商丘更名为应天府。此时距宋朝建国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年。到了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真宗封泰山、祠后土、祭老子祠全部折腾完了,于是决定将应天府再次升格,建为南京。这不是个轻易的决定,和此相关的事务和花费全部很多,既然叫“京”,其规格就得和东京开封相“匹配”。真宗祭老子祠还没回到开封,便下旨先修建一座归德殿,作为新南京的主殿,接着计划京城和宫城。就这么,商丘就由应天府又改叫做“南京”。《水浒传》的小说发生在徽宗宣和年间,这时“南京”已经被宋朝人叫了一百多年了。
  真宗在修建南京的同时,还下旨追赠当年太祖皇帝的幕僚勋旧,这种特殊的恩礼能够转让给她们的子孙。另外,还特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道观,叫做南京鸿庆宫,用来安放和供奉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的“御容”。能够想象,北宋时的南京也是很壮观繁荣的城市。假如拿清朝打比喻,宋朝的开封相当于清朝的北京,而南京商丘则相当于清朝的沈阳。
  在“京”一级的行政区里做官,是不是能够住进皇城归德殿呢?那可真是开玩笑了。归德殿只用来供奉太祖、太宗,绝不可能让地方官员们胡乱进出,不然就是“僭越”。在这里当一把手的人,等级和东京开封府尹相当,比通常州郡的知州、知府要高得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晏殊、欧阳修、张方平、叶梦得等人,全部曾担任过南京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他不太熟悉的,以后也大多升到副相的高位。当初这里是最适合人居的优雅城市,有些宰相退休,也选择在这里度过晚年,如和范仲淹同道改革的杜衍、当地人张方平、浙江人赵概等,全部长久在这里生活居住。
  可能有些人会问: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首全部才对,怎么会有两个呢?宋朝的“京”还不止两个呢,还

从宋朝“南京”说陪全部 南京陪全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