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浪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浪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

  摘要:依据古浪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情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治理对策和提议。   关键词: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
  1序言
  古浪县境内有山区、平川、沙漠三大地貌类型,山区对全县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含有主要作用。全县大小五座水库的上游,九条河流的水源聚集区全部在山区范围之内。山区是河流的起源地和河水水量的关键补给区。在保护好山区现有植被的同时,主动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扩大植被面积,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农牧业生产含有主要作用。
  自1978年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古浪县曾经在80年代早期加大荒山造林力度。但因为任务过大,步子过快,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滞后,造林的技术方法和立地条件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违反客观规律,造林成活率不高,保留率很低。致使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古浪的荒山不能造林”。荒山能否造林和怎样造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作了部分调查分析。目标是想经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山区特点,掌握自然规律。在复杂多样的山区自然环境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荒山造林稳步的开展起来,加速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2自然地理概况
  古浪山区指祁连山东端雷公山和毛毛山支脉地段,在古浪县境南部,东西长88km,南北宽25km,面积2 506km2。
  250 000hm2。包含9个乡,约8万人口。按海拔、降水、气温等不一样,可分为亚高山灌丛带、中山森林分布带和浅山干旱草原带三个不一样的自然景观带。
  海拔3 200m以上为亚高山灌丛带。年平均气温 ℃,≥10 ℃的积温 ℃,年降水量在390~405mm之间,干燥度约为度。关键植被有高山柳、锦鸡儿、杜鹃等,生长较茂盛。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土层较薄,通常30~50cm,中性偏酸。
  海拔2 600~3 200m为中山森林分布带。年降水量350~380mm,年平均气温 ℃,≥10 ℃的积温约为1 400 ℃,干燥度约度。本带分布有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现在在昌灵山、北山、条子沟、西山等地尚残余零星天然次生林。关键树种有青海云杉、油松、山杨、白桦、山柳等。本带的河谷地带分布沙棘、小蘖、�子、旱柳等树种。林相残败,大部分郁闭度左右,中、幼林占90%,平均生长率为%。该带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和灌丛草甸土的复合区,有机质含量高达%,土壤比较肥沃。
  海拔2 600m以下为干旱荒漠草原带。植被以克氏针茅、短花针茅、冰草、苔草、冷蒿为主,复盖度10%~40%。土壤为灰钙土和粟钙土,有机质含量%~%,剖面有石灰反应,肥力较差。年降水量在200~300mm之间,常有暴雨成灾现象。降雨强度大时,不但有面蚀,而且有沟蚀和倒塌浸蚀出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该区现在逐步形成农牧结合区,羊只和大牲畜数量约占全县的二分之一左右。
  3荒山造林经验教训
  古浪县荒山造林开始于1983年,当初曾一度出现发展高峰。造林地点由半干旱地域跨越到浅山干旱山区。范围包括古浪、古丰、定宁、黑松驿、十八里堡、黄羊川、井泉、横梁、干城等乡和昌灵山、十八里堡两个项山、古隆山等地段。造林中,采取鱼鳞坑、反坡梯田整地方法,拦截

古浪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