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阳市汝阳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洛阳市汝阳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荡胸生曾云,________。(杜甫《望岳》)
(2) 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 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 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 吾视其辙乱,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6) 《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 (3分)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荚,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秋水时至
至________
②不见水端
端________
③欣然自喜
然________
(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3) 河伯欣然自喜的原因是什么?
(4) 为什么河伯“望洋向若而叹”?
(5) 这则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3. (3分) (2020九下·梅县月考) 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
③及下船  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是全文的中心词,充分展示了作者屡试不第后怀才不遇的愤世之情和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
B .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将人与景有机结合起来,为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C . 文末引用舟子的话既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愁绪。
D . 同样写出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尽显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豁达,本文则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4. (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洛阳市汝阳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 文件大小697 KB
  • 时间2021-03-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