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语文美猴王.doc.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猴王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能有层次的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3、掌握文章塑造美猴王艺术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分析美猴王的形象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歌曲欣赏《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又出发\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二、导读: 1、作者及作品简介: 吴承恩( 1500-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2、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3、学生复述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要求: 1、讲述故事时不能看书; 2、要用口语; 3、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 4、做到有表情,适当配以动作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情节开端:石猴出世。第二部分( 2、3)情节发展:石猴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第三部分( 4)高潮与结局: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三、导析: 合作探究把握形象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注:小组讨论完后,以“我认为美猴王美在他的,你看”的句式说话。(一)身世美仙石--仙胎--石卵--石猴——身世美思考:说说这样起笔,有何好处? ----- 这样起笔,让石猴出一世就显出神异出众,也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除妖降魔埋下伏笔。(二)行为美“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而后又写石猴领群猴进洞及最后被拥为王,这些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石猴的哪些特点? 聪明灵巧------- 行为美(三)言语美(跳出、高叫) “我进去!我进去! ”这话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 ------ 胆大超群“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话十分鲜明的表现了石猴怎样的个性? ------ 热爱自由“何不拜我为王”------ 深孚众望四、拓展延伸体验感悟我们看了《西游记》后,都会对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发出做孙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发言。

七年级语文美猴王.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