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弈最新教案及反思 学弈教案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弈最新教案及反思 学弈教案设计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经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用心致志、心无旁骛,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XX为你带来《学弈》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学弈》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文言,能合理地停顿。
  2、利用结合译文的方法了解文言,体会学习必需用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学习关键:引导学生合理断句,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
  1、今天,大家全部喜爱下棋,古人也是如此,那么,谁知道下棋在两千多年前怎么称呼?学习下棋就是——学弈
  2、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出色的文言小说,题目就叫——学生读题。
  3、读完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古文,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节奏大声地朗诵文言,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处理。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验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强调:“和”、“缴”的读音,强调学习生字的方法。
  3、指名学生读文,正音。
  4、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的断句。
  5、学生练读。
  6、指名学生读文,指导合理地停顿。
  三、细读,深入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想一想开始提出的问题,看看你读懂了哪一个?
  2、指名交流,依据学生的回复随机学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指导学生经过“通国”、“善弈”体会弈秋的棋艺之高,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认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引导学生体会二者学习态度的不一样。
  ①由第一个人你想到了哪些词?了解“之”的意思。
  ②练习读出自己的体会。
  ③指名读,齐读。
  ④由第二个人你想到了哪个词?
  ⑤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⑥依据学生的回复读出自己的体会。齐读。
  两个人同时跟着围棋高手学习,一个用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学习结果怎样呢?谁用文言告诉我们大家?
  ①指名学生读,齐读。
  ②了解意思。了解“之”、“弗若”的意思。
  ③齐读。
  ④文章到了这,作者孟子提出一个问题,谁来替她问问?
  ⑤学生读句子。
  ⑥了解这一句。
  ⑦是这么吗?那又是因为何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齐读
  ⑧是啊,态度的不一样决定了结果的不一样,因此,结尾处孟子是怎样回复的呢?师生问答。
  四、背诵,品味韵味。
  1、古文语言精炼,背诵是学习文言最好的方法之一。下面请同学们用心致志地练习背诵,看谁最先背好。
  2、学生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老师引导学生呤出古文的韵味,再练习。
  4、学生吟诵展示。
  5、师生齐背古文。
  五、解读作者,拓展。
  1、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本文的作者孟子,你们了解哪些相关内容?
  2、学生交流。
  3、孟子的作品很多,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原文前面还有一句。
  4、请大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一句。
  5、指名说意思。
  6、齐读。

学弈最新教案及反思 学弈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