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庐山之美在山南下一句 庐山探美.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庐山之美在山南下一句 庐山探美

  庐山之美是古今中外全部有传颂的,苏东坡留下的富有哲理性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使我少年时代便心向神往,然而直到去年,我才有幸“到此一游”。  来也急忙去也急忙,将要向庐山离别之时,同行者忽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庐山美在哪里?”
  有些人曰:美在仙人洞的险峰;
  有些人曰:美在五老峰的迷雾;
  有些人日:美在三叠泉的飞瀑;
  有些人曰:美在植物园的奇花;
  末了,有位“老庐山”说:“庐山之美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一美却是少不得的:美在好汉坡的步行。大家说,没走过好汉坡不算游过庐山,谁攀登上好汉坡谁算好汉。假如不信,请试一试。”
  被“老庐山”如此一说,我们几人跃跃欲试。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即使上山时没有攀登,但下山时倘若步行,总可当上“半条好汉”吧!
  果然不虚此行!这一趟我可算得上初步窥见庐山真面目了。在她异常的外貌美之外,还有非凡的内蕴美!
  清晨,我们抵达好汉坡之顶。一眼望去,男女老少,或上或下,万头攒动,川流不息。往下行,悬崖上耸立一座“望江亭”,驻足亭间,俯瞰长江远景,烟波飘渺,雄伟壮观;仰视牯岭全貌,绿树红楼,明媚秀丽。再下行,石块筑成的古道好似一条游龙蜿蜒在峡谷丛林之中,险峰飞瀑,层出不穷,云海迷雾,缭绕飘忽,一步一景,气象万千,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四处看山了不一样。”难怪早在晋朝的慧远、陶渊明,唐宋的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朱熹,明清的徐霞客、袁宏道、邵长蘅、袁牧、张维屏等人全部曾历经艰辛到庐山游览吟咏,居住讲学。到了当代,,这里更成了大家瞩目标地方:周恩来接收党的重托,只身化装由武汉经九江步行登上庐山,部署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李四光从这里开始考察中国的冰川,创建了举世著名的地质力学;彭德怀登上庐山,忧心忡忡,奋笔写下为民请命为党献身的“万言书”;毛泽东漫游庐山,抒发豪情,挥笔写下了壮丽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好汉坡有自然美,古迹美,更有些人物美,现实美!
  刚下好汉坡,扑面而来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不是红花,不是红叶,而是小红旗!引带着数十人组成的旅游队。她们全部是小学生,身穿背心短裤,肩挂书包水壶,意气风发,笑逐颜开,争先恐后地冲上来了。压阵的是个赤膊的中年汉子,该是老师吧!口念数字,拾级而上,到了坡顶便兴奋地挥手宣告:“好汉坡共有964级!”儿童们齐声欢呼:“我们全部成为好汉了!”一幅勇敢的军队攻占高地取得胜利的画景。
  过了“望江亭”,碰上三位背负着满架植物标本的青年,汗流浃背,但不歇脚。我先问一声:“同志!从哪里来的?”她们笑答:“北京师范大学。”“是采集标本吗?”“对!我们是生物系的。”“学校组织你们来的吧?”“不,我们是‘自费’‘自发’,特地前来观赏这个植物大宝库,听说有三千四百多个呢!”这些充满朝气的青年人,真是好样的!祖国又多三条好汉了!抵达“半山亭”休息时,碰到来自港澳的一对新婚夫妇,她们是蜜月旅行,穿着打扮,引人注目,要爬好汉坡可是严峻的考验!瞧,男的气喘如牛,女的汗珠似雨,她们问询:“好汉坡还有多长?”我指着亭上的匾额说:“大约还有二分之一吧!”男的回头挑战似地向女的说一声:“困难啊!服输了吧!”女的却毫不示弱地睁大眼睛应战:“嘿!困难?就是爬也要上啊!”只见她俩会心一笑以后,脱去尖高

庐山之美在山南下一句 庐山探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