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太极拳的认识1.doc浅谈对太极拳的认识1
浅谈对太极拳的认识,太极拳是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 们应该地继承传统太极拳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传播者。我在的学习过程中对太极拳有些 粗浅的认识,现从如下二方面简述之。-
-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依照古人对宁宙及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即太极阴阳之 “哲拳”、“智拳”更是修身养性之大道。做为传统搏击术 而言,它是专门研究“以弱胜强”的武术。-
那么,怎样才能“以弱胜强”呢?我想唯有智慧才能实现。你必须明了敌我双方的情 况,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已知彼,谈何容易? 了解自已,了解事物,了解天 地宁宙,从中寻找出他们的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规律,是倾毕生精力也难穷尽的学间。-
太极拳经典著作,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里告诉我们无极是太极之母,太极是阴阳之 母。那么,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什么又是阴阳呢?-
无极就是宇宙天地未生成前的空空洞洞,混混沌沌,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是“无”、是 “空”、是“静” o -
古人认为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是由“无中生有”先生成天地再演化出万事万物。天地包 万物,天地乃太极。所以,太极应该定义为“有”、“广大”、“包罗万象”。
太极中孕涵阴阳两面,阴阳在太极中相生相克相互依存。事物中孑盾的两个方面对立辩 证关系的规律就是阴阳。知阴阳就可以知万物。-
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的源动力是动静两个因素。静是无极,静极生动成太极,动分 阴阳,静合阴阳。-
以上简述我们知道,无极、太极、阴阳的变换最终离不开动静。宇宙万物皆在动静之 中,人是天地之间最高级的智慧生物当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白天人们精神饱满地工 作、生活、运动,此乃动也;夜晚一定要休息睡觉,此乃静也。虽说时间宝贵,生命短 暂,可是人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床上睡觉,否则便不能生存。-
太极拳是遵循太极阴阳动静之理来训练,以利于修身养性,强健体魄,搏击防卫。依循 天地人身之规律行事就是智慧,智慧可以“弱胜强,小胜大”。因此,太极拳训练归根结 底是练“动静”二功。动静两种功夫是太极拳阴阳的两面,也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源动力。 二者缺一不可,少了那一种功夫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太极拳功夫。静为母,静极生动,静 功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功夫。而今普及太极拳却被大多数人乎略,仅仅打拳架套路而已,这 已不是太极拳了,有“盲人摸象“之病态。-
太极拳的“静功“怎样训练呢?-传统太极拳训练系统中以静站、久站无极桩(辅以静
坐等)为最佳训练方法。当然,练“静”的功夫是复杂高深的学问,最终要归回到修炼人 生境界,了却“七情六欲”,淡泊名利,悟透生死上来。一切看破,方能达到真正的
“静”。-
太极拳的“动功”主要以行拳走架为主(辅以导引吐呐术、单式单招训练),拳架运行 风格要求轻、柔、圆、缓,用意不用力,上下协调,周身一家,如行云流水一般。其实, 影响太极拳架动态质量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仍是“静”。只有心静神宁,方能气匀体松地行 拳走架,才能练出高水平的太极拳“动功”。不仅如此,只有心静神宁方能气沉丹田,内 气充足,尽显太极拳内功之神威。静是能量的蓄集,动是能量的发放;动多静少能量宜散 失,厚积薄发是太极拳有别
浅谈对太极拳的认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