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学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学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doc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是小柯论文网通 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是篇质 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基于 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 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我国消费品市场严重缺乏竞争秩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危害极大。本 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了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提出 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假冒伪劣商品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为了清除这一公害,消费者、 正品厂商和各级政府都对此做着不懈的努力。随着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三位信息经 济学领域的经济学家所分享,信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更显重要。本文运用信息经 济学的理论,对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分析这一问题前,首先需要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界定。假冒伪劣商品指商品名称与产 品品质不符,或冒用他人产品的商标牌以及一切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商品。根据不同的观察角 度,假冒伪劣商品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1)根据产品的特性,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假商 品(记为A1)即主要原料不是真材实料,例如假种子、假化肥等;冒牌商品(记为B1)即 冒用他人品牌、商标、产地等的产品;劣质商品(记为C1)即充作正品的次品、等外品及 质量等指标不符合标准的产品。(2)根据是否会造成经济损失,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有派生 经济损失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A2)和无派生经济损失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B2)。(3)根 据是否会造成人身伤害,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有人身伤害(直接或间接)的假冒伪劣商品(记 为A3),例如用工业酒精加工的白酒;和无人身伤害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B3),例如冒牌 的服装鞋帽等。
实际上,并非每个消费者都对假冒伪劣商品存在需求,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不会 使用伤害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也就不会对假冒伪劣商品产生需求一假设他了解商品 的相关信息;高收入者有能力消费正品,因而在了解商品信息的条件下决不会使用假品。但 是,的确存在部分消费者,山于收入水平的约束和崇拜名牌的心理,在消费正品的有效支付 能力受到极大制约的情况下,只能把视线转向价格低廉的假冒品,这也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 果。一般来说,也就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能产生最终需求的有两类商品集合:一 类是无人身伤害且无派生经济损失的假商品,即集合Al B2 B3和C1B2B3中的商品;另
一类是不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冒牌商品,即集合B1B2B3中的商品。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问题
从整体上看,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由信息不对称所致。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了解 得远比厂商少,从而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难以区分优质品和劣质品。在一个市场监管 不力、真假商品混杂的市场上,买方面临的困难是无法有效鉴别商品质量和真伪,结果是假 冒伪劣商品很可能充斥市场而真品生产者不得不退出市场。
阿克洛夫(Akerlof, 1970)在《经

经济学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假冒伪劣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1-0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