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doc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
[摘要]在新经济社会学的视野中,金融行为总 是在由社会结构构成的市场中展开,通过将网络、制 度、文化意义等结构性因素纳入到对市场的理解,既 摆脱了经典金融理论的困境,又进一步扩展了金融行 为研究的理论视野。借助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路径, 经济社会学家分别从建构性和嵌入性的视角对金融行 为中的社会网络、社会制度和文化意义展开了深入的 研究,从而为金融社会学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 础。
[关键词]金融行为 金融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 建构性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C91; 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0-7326(2011)10-0047-06
一、重返经典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在经典社会学理论时代,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拥 有共同的研究主题。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 和韦伯分别从阶级关系和政治活动的经济基础、社会
分工和职业行为以及经济制度和行为方式三个层面共 同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经济行为。然 而,在韦伯之后的60年间(1920-1980年),社会学家 却将研究兴趣转向了诸如公司和工会等经济制度方面, 从而忽视了这些组织中的经济行为。自1980年代以来, 在回应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中,以格兰诺维特等人 进行的社会网络研究,又重新将经济行为带回了社会 学的中心。此外,泽利泽(Viviana Zelizer)从文化的角度 深入探讨了经济活动中的文化意义,进而强调了各种 市场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社会建构性。新经济社会学的 崛起,意味着作为“经济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的全面 复兴。从而呈现出新经济学和新经济社会学在基本原 则和理论话题上的相同性,淡化了经济学同社会学的 理论界限,使两种学科在此找到了结合点。
新经济社会学家面向经济生活的社会学研究取得 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经济社会学家主要从制度和 关系的角度研究与生产、消费和社会分配相关的经济 行为,而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 式的金融活动。经济社会学对金融行为研究的滞后性, 明显落后于现实中金融活动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 代以来,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金融 系统已成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对一个
国家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系统的其他部门。 经济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趋势。自1980年以来由23 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合组织(OECD)所有股票的金融资 产增长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倍,并且货币、债券和 股票的成交量增加了五倍,目前早已超过这个数目。 不仅如此,金融市场中逐渐发展出包括货币市场、证 券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票据市场在内的多 种形式,而且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日益丰富。由此,金 融市场中也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金融行为。令人不可思 议的是,与金融行为在社会经济领域中不断增强的重 要性相反,作为经济行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金融行 为,却很少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究其原因在于,经 济社会学主要关注经济的生产方面,并将企业视为经 济生产的核心部门。因此当经济社会学家研究市场时, 他们倾向于研究工业生产和非金融服务的生产市场, 而非金融市场。
毫无疑问,新经济社会学对生产市场中经济行为 的研究,抓住了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但是当西方 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时,再 次表明金融行为已成为当前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表现形式。因此,金融行为更应当成为当前社会学 家积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主题。社会学对金融行为的
研究,不仅是作为“经济生活的社会学”的内在要求, 也是社会学重新回归经典社会学主题的理论自觉,意 味着社会学理论视野的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
二、关于金融行为的金融理论及其局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学理论以理性 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投资者最 优投资组合决策和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各种证券定价 的理论体系。有效市场假说已成为现代经典金融学的 前提,并成为近30年来金融学理论的核心命题。所谓 有效金融市场就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 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的市场。它奠基于三个假定之上: 首先,投资者被认为是理性的,所以他们能够对证券 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其次,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 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 的,他们的非理性行为的作用会相互抵消,所以证券 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最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 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 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有效 市场假说理论提出以后,逐渐成为一套看待证券市场 的思维理念和分析框架,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
峰。迈克尔?詹森()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济学中没有其他命题能够像有效市场假说一样得到 如

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