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助政策的育人作用探究
摘 要: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广泛实施,国家助学、社会助学和学校减免学费等对贫优生的资助已经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之中。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资助政策在经济上帮助学生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作用,进一步阐明了资助政策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而且还能从感恩、诚信和励志等方面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更好地体现了资助政策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资助政策;育人作用;双重功能 作者简介:孙凤君,河南省开封市回民中学教师。(河南 开封 4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学生资助专项课题“中学阶段资助育人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JKGHXSZZ-3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0)12-0009-02 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国家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而资助育人指学校教育工作者把国家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教育策略,它在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困难的前提下还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能更好地体现对学生资助的意义和双重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发挥资助政策的育人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发挥资助的激励作用 在发放各类资助金及奖学金时,不仅要按规定发放,同时还要做好宣传管理工作,学校要把宣传引导作为资助育人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发放中逐步形成学校宣传政策、政教处解释办法并组织实施、班主任动员引导宣传、引导和发放模式,保证资金的顺利发放。比如:政府可通过教育网站或下发文件的方式让各级各类学校了解文件精神,再由各个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各种互联网平台、全校集会、家长会和班会等方法和途径进行宣传,进而让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能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感受党、政府及学校的关爱,进而知恩图报、发奋学习,从而真正发挥各类资助金及奖学金对受助学生的激励作用。 二、完善资助制度,规范资助金的发放程序 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保证资助金发放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制定完善的发放制度并组织监督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建立健全资助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发放办法。对申请资助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个人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建立受助学生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公示资助结果,并进行受助后的跟踪检查。其次,在资助金发放过程中,还要接受资助管理中心、学校政教处、会计室、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面的监督,严禁以评定和发放资助金来谋取私利或送人情、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纪检部门也要实施全程监督,确保在资助金发放过程中不违反国家政策,不侵害学生权益。再次,在发放资助金时还要做到透明公开,及时公示受助学生名单,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随时抽查发放情況,杜绝各类资金出现截留、挪用和发放不及时的现象,确保资助金发放到位,解决受助学生的燃眉之急。通过完善资助工作,切实使困难家庭受益,困难学生受益,使他们心存感激,进而努力学习,贡献国家和社会,从而更好地体现资助政策的优越性和育人作用。 三、引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资助金,有效发挥资助金的作用 学校作为国家资助金发放的组织实施部门,要始终坚持“把好事办好,钱要花在刀刃上”原则,通过
[精编]国家资助政策的育人作用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