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doc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
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黄淮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 特点及类型,提出预防措施,以指导该地小麦的生产。 【关键
词】小麦;冻害;预防措施 江苏省徐州市地处黄淮地区,属中
纬度地区,我国南北方过渡气候的特点明显,冬春和秋冬之交,冷空 气在黄淮上空交汇。所以,黄淮地区气候冷暖交替无常,频繁发生自 然灾害。本地区是江苏省小麦主产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约30万公 顷,该地区经常发生不同程度冻害在小麦越冬至拔节阶段,造成一定 损失对农业生产,为更好地提高该地小麦生产水平,农民收入有所增 加o对该地区小麦冻害发生情况加以分析,对小麦生产进行指导[1] o 1温度和小麦生长种植情况 黄淮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 8〜
15. 5°C, 9月至翌年5月历年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 7°C、°C、 8. 9°C、-0. 1°C、2. 1°C、7. 9°C、15. 1°C、20. 2°C,越冬期的小麦日 极端气温- °C o生育期间小麦10月至次年6月上旬,0°C以上的 有效积温达到2348°C,无霜期200~220d,是江苏省无霜期较短的地 区。 黄淮地区的小麦品种种植多为弱冬性(半冬性)品种。播
期主要集中在10月上中旬。在日平均气温降至3°C左右时,小麦幼 苗生长和发棵速度明显减弱,进入越冬期(约12月20 0);来年2 月末至3月初日气温平均稳定在3 °C左右时,冬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 迅速生长;至6月上旬,>3°C有效积温为1500〜1600°C时,小麦成 熟,全生育期230d左右。 2黄淮地区的冻害类型以及危害程度 经过多年调查。黄淮地区小麦冻害可以分为3类:低温冻害、早春冻 害和冬季冻害。低温冻害常发生在小麦孕穗阶段,因遭受0°C左右的 低温发生的危害。小麦拔节的3月上旬,对温度反应敏感,此时幼分 化进入小花分化期,若遇到低于该生育阶段可耐受的低温,幼穗受 冻害。黄淮地区都会有1〜2次低温寒流过程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寒流低温出现得越晚,冻害越严重,对小麦造成的伤害也越大。如 2013年该地区自小麦起身拔节以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低温过程,
没到冻死茎叶的程度,但造成烟农19号等品种小穗异样、不抽穗现 象。冬季冻害在小麦进入越冬期间由寒流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气温 降低有一个过程,冬小麦一般在较严重的霜冻来临前,都经过一定的 抗寒锻炼,加上小麦自身恢复能力,特别是近年来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黄淮地区小麦冬季冻害危害并不很严重,以弱冬性(半冬性)品种 为主,黄淮冬季冻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影响逐年下降。倒春寒被称为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后进入返青期,因突然寒潮降温,地表温 度低至0°C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在2、3月出现较多,危害也较大; 黄淮地区小麦返青后不同等级的霜冻均匀发生,拔节前每年差不多都 有1、2级轻度冻害发生,60%〜80%的年份有中等强度冻害出现,且 至少每2〜3年发生1次4级冻害,3级以上的冻害可造成麦田的中 小分篥死亡,对小麦生产造成损失很大[2]。 3小麦冻害发生的
原因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品种而不同,
部分抗寒能力弱的品种仍然应用在生产上,尤其是耐倒春寒的能力偏 弱。 少部分农民急于外出赚钱,特别是
旱茬(

[精品]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