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doc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刘彬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
摘要:鲁迅小说中叙述了很多的看客形象,使人过目不忘。读者 通过这些看客形象,较为深刻地理解了作家揭示了人们长期养成的、 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即无聊、愚昧与虚伪的人性状况,接受了作家 批判人们精神空虚、亟待疗救的主题。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中有很多的看客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 看客呈现了国民的性格弱点,应该给予批判。看客是方言词,实际上 就是指群众。作家曾经说过:“群众,一一尤其是中国的,——永远 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到了悲壮剧;如 果显得毂鯨,他们就看到了滑稽剧。……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办法, 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 的韧的战斗。”⑴在这句话里,作家深深地感到国民精神上的弱点, 准备进行韧的斗争。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归属一下:无聊的看 客、愚昧的看客与虚伪的看客。
无聊的看客
简单地说,无聊就是说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者是言谈、行动等没有 意义而使人感到厌烦。无聊的看客是说他们心中无所事事、无聊无趣 的心态。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 军捕获,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⑵文章说出了中国人的无聊处, 自己的同胞即将死去,他们没有意义地前往观看,是属于无聊的看客。 这些人的言谈和行动是失去意义的,让人看了着实有一丝厌烦,一丝 悲凉。
孔乙己是《孔乙己》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好吃懒做、穷 困潦倒的一个读书人,可是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去酒店喝酒的 时候,很多酒客都嘲笑他,说他脸上的伤疤是偷别人的东西留下的, 讲他的腿断了是偷了丁举人的东西的结果。这些看客既有靠出苦力挣 钱的贫穷人,也有有钱的读书人和绅士,他们虽然阶级身份不同,但 是在对待孔乙己上却是出奇的一致,不是在同情孔乙己的遭遇,而是 在讥讽、挖苦,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是无聊的, 只是觉得孔乙己是很可笑之人,拿他开心取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情。
阿Q是《阿Q正传》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也是一个一贫如洗、 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周围的群众对他是更多地取笑,说他的种种缺 点,讲他的种种劣迹。当阿Q稍微有一点争辩时,他们便是拳打脚 踢,受伤的总是可怜的阿Qo在阿Q被枪毙的时候,更是很多人到 了刑场,目的是要看看阿Q在临死之前究竟有什么可笑的举动,阿Q
表现得很是一般,这些看客也很是失望,似乎有一种不满足感,悻悻 地离开了刑场。
子君是《伤逝》中的女主人公,为了爱情,她和她的父亲闹翻 了脸,她决绝地要离开了她自己的家。于是,周围的人知道了这件事, 在她离家出走的那一天都在看着她怎样做,就是要看子君的笑话。他 们既不是劝慰,不是支持,而是要看看子君要怎样地出走。子君只是 说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话就走出了 家门,这些看客也就跟出去老远,没有得到什么新闻,然后又漠然地 走散了。
这些无聊的看客是想拿别人的不足来疗治精神上的空虚,他们虽 然有时满足一下缓解烦闷的心情,但是最终的内心感觉仍是无趣的、 无聊的。
二愚昧的看客
简要地说,愚昧是指缺乏知识,愚蠢而不明事理。愚昧有四种原 因:一、脆弱而不适当的权威所树立的范例。二、习惯的影响。三、
[精品]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