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片儿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我发现我的命运跟这个电影很像,因为片子完成后7年没有发行,使我的生活变得有点艰难,所以我真觉得是我的一个写照。”
陆一铜并不算知名的电影导演,以至于网络上关于他的个人资料特别少――1963年3月30日生于北京,独立制片人、导演、编剧。40岁的时候,他拍摄了自己第一部剧情长片《武松打我》。2011年,这部电影拿到了公映许可。也许因为时隔多年,再次谈起《武松打我》,陆一铜一脸轻松,他可真不像这部电影的导演。
电影中的男主角门德松有一个武松情结,他很想通过自己的理解导演出一部真正的武松戏。碰巧真有一个大款愿意投资让他来拍这部戏,但这个投资人很多媚俗的想法与门德松产生了剧烈的冲突。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门德松据理力争,却又不得不妥协退让,故事便围绕着拍戏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逐渐展开。
陆一铜说这个电影像是对自己前30年的一个总结,“我是理想主义者,60年代出生,对理想主义有保留地认同。这个电影反映的正是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困境和矛盾。我没有往严肃的方向做这个,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方法。拍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中国的现实主义特别强大,理想主义逐渐淡出了。片子中的投资者、制片人、包括女主角都是强大的现实,他们是理想主义的对立面,所以门德松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我发现我的命运跟这个电影很像,因为片子完成后7年没有发行,使我的生活变得有点艰难,所以我真觉得是我的一个写照。”
陆一铜不仅是《武松打我》的导演、编剧,同时也是制片人,片子拖了7年,他倒已经不着急了,“我自己对这个片子权力太大,没有巨大的经济压力,就懒惰了些,这特别不好,所以我非常不适合做制片人。另外,我确实不太擅长跟电影局的领导这方面走动。”
库布里克、昆汀、科恩兄弟是陆一铜最喜欢的导演,“九几年我第一次在美国看昆汀的电影,就觉得跟我想的一样,我也想这么拍,黑色的、幽默的、有哲学性的,就是我喜欢的。”陆一铜说自己很多时候不喜欢那种“范儿”,“虽然不喜欢范儿,但是在给电影
七年磨一片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