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费城民歌节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自1962年开始,每年8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美国费城郊区的一个名叫施文克斯维尔(Schwenksville)的小镇都会如期举办一次民歌节,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个民歌节每天都能吸引1万~,大家聚集到一块总面积大约为40万平方米的私人牧场上,享受3天美好的音乐。那么,这个传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美国民歌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民歌的未来会怎样?这些问题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会知道。
民歌节的传统
“这是我去年用的,借给你吧。”诺拉(Nora)从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一顶卷成圆筒的帐篷,“哗”的一声抖开,从里面掉出一只死蟋蟀,干瘪的身体被压成了一个标本。
这是今年8月末的一个周四的傍晚,雨后的夕阳从树梢后探出头来,将一抹金黄色的余光洒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蟋蟀们从洞里爬出来叫个不停,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特有的芳香。这片草地原本是一个私人牧场,每年7~8月份被包下来作为费城民歌节(Philadelphia Folk Festival)的场地,组委会必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铺设栏杆,开辟停车场,架设输电设备、通讯设备、音响设备和供水设备,保障观众们的衣食住行,而民歌节结束后,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搬走,不能留下一点痕迹。这一切工作,都是由志愿者来完成的,他们被分成很多部门,诺拉就是外宣部的负责人,这个部门负责宣传推广民歌文化,并为费城民歌协会发展会员。
费城民歌协会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成立于1957年,其宗旨是推广美国民歌,保护美国的民间文化。该组织是费城民歌节的主办方,早在1962年就举办了第一届费城民歌节,并请到了被称为“美国民歌之父”的皮特?西格(Pete Seeger)作为嘉宾。西格在表演完后拒绝了主办方付给的演出费,为后来的民歌节定下了基调。事实上,正是由于很多像西格这样的民歌爱好者的无私奉献,费城民歌节才得以连续成功地举办了50届,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民歌节。
10年前我作为志愿者参加过第40届费城民歌节,认识了诺拉这帮朋友,今年是民歌节
50大寿,我专程赶来参加,并被分在了外宣部,负责为费城民歌协会新会员做入会登记,并收取会费。普通会员每年需缴纳50美元会费,学生和老年人减半,全家一起入会也有相应的折扣。多交钱则可以成为VIP会员,享受更多的权益。诺拉告诉我,会员在看演出以及购买相关产品时可以享受一些折扣,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荣誉。如今美国的音乐产业不景气,民歌产业更是举步维艰,如果没有这些民歌死忠们的支持,如果没有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费城民歌节很难单纯依靠商业的力量运行下去,更别说每年还要举办的另外几个小型民歌节了。
美国的民歌节可以算
亲历费城民歌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