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光辉
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只有对人性的高贵和神秘怀着敬畏,才不会陷入到技术的狂热之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随时间流逝了;却有一些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沉淀下来,并融入人类的精神文化体系,推动世界的文明进程。
――题记
2002年4月的一天,在内蒙古包钢医院50余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内蒙古包钢医院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医院与美国奥卡拉心脏中心签订了在医疗、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协议,拉开了医院和美国奥卡拉心脏中心合作的序幕,也标志着内蒙古包钢医院引进国外智力工程正式启动。
10年来,全美心外科心血管学会理事、奥卡拉心脏中心院长Carmichael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每年至少3次往返于美国和内蒙古包钢医院之间,使患者不离包头就能享受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在为医院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队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医院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他和中方一道,在大漠草原,架起了中美友谊和先进技术的连心桥。
引智强院大爱无疆
奥卡拉心脏中心是心脏病领域的国家品牌,连续多年蝉联美国心血管病医院100强的前10名,2003年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称:奥卡拉心脏中心是具有五星级医疗专家,能提供周边城镇卫生医疗服务的美国5个心血管病诊疗机构之一。Camichael教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多年的从业经验创办了这家中心。中心自创立之日起,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与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帮助许多地方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内蒙古包钢医院与美国奥卡拉心脏中心开展心脏疾病治疗方面的技术合作已历经10年,通过与美国专家开展技术合作,不仅为许多重症患者解除了疾患,还学到了美国医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期间,美国专家每年定期到内蒙古包钢医院开展高难手术,进行技术扶持,内蒙古包钢医院也分批派出医护人员到奥卡拉培训学习。迄今为止,共有18批92名外国专家来内蒙古包钢医院开展工作,先后完成各类高难手术198例,全部获得成功。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相继又在心内介入、社区卫生、整形美容、神经外科和影像放射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尊重生命人文关怀
触摸和谈话曾经是医生的两件法宝,虽无真正的医疗作用,但病人却能得到安慰和信心。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只有对人性的高贵和神秘怀着敬畏,才不可能陷入技术的狂热之中。
10年来,Carmichael教授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传统”;一下飞机,他便不顾旅途劳顿,直接来到医院。Carmichael教授先看病历,再到导管室查看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接着到病房为病人查体。所有的病人都检查过后,他又来到第二天手术的病人床前,再次为他们做检查,询问患者有什么要求和疑问,还要拉住患者的手和他们一起祈福并合影留念。直到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安排妥当后,才会放心地离开医院。而且,第二天一大早Carmichael教授和麻醉师等就已经开始讨论当日的手术了。他总是告诉大家:这里有那么多焦急等待救治的患者,早一分钟到达医院,就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
术后,Carmichael教授运用美国先进的
人道主义的光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