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班主任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光荣而神圣,烦琐而复杂。通过这几年的思考与实践,针对一些事例,我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案例介绍:我班学生乙,学习基础并不差,但进入五年级,他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上学常迟到,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常常不做,也有玩游戏机的爱好;即使作业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在教室里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叫家长一起配合工作,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口头上答应了。过后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针对这名学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1.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甚至产生攻击,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2、通过调查,我认为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响。父母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父母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告状”,不是辱骂就是棍棒相加。针对他的情况,我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首先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我同他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辱骂、踢打的教育方式。另外,我还要求他的家长禁止孩子
贪玩游戏机,或者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以学习为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与家长电话联系,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3.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经常迟到不积极值日,不完成作业,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帮助,他终于变好了。
上述案例给我留下的思考:
一、作为一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付出师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其次,教师更需要有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平等是一种心态,宽容是一种度量,给学生一个台阶,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若采取训斥、指责,甚至体罚的手段去对付学生,往往越搞越僵,既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又伤害了师生感情,老师应悉心的引导,耐心的教育,就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能让学生的心中永远充满灿烂的阳光
,相信他们一定能收获成功而美好的人生。
二、家长也是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实施者,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他们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同样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向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长以平和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并用积极的方式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善于学习,乐于钻研。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班主任优秀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