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协议,只签保密协议
篇一:没签署劳动协议怎么赔偿
没签署劳动协议怎么赔偿
《劳动协议法》中有要求,单位必需自用工关系建立之日起的30天内和劳动者签署书面的劳动协议,要是不根据要求签署书面劳动协议的话,则就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对应的赔偿。那么没有签署劳动协议怎么赔偿呢?
一、劳动协议法第82条要求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30天不满一年未和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协议的,应该向劳动者每个月支付2倍工资。
二、不签署劳动协议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取得双倍赔偿
劳动者同意而且主动和企业签署劳动协议,不过企业拒绝签署;
未签署协议的情形发生在2021年2月1日以后;
而且从进入企业满30天以后即第二个月开始计算。
三、劳动者不和企业签署协议
企业不依法和劳动者签署书面协议,才需要负担支付每个月2倍工资。
假如是劳动者有意或不愿意和企业签署书面的劳动协议的,不适用改条款。
职员有意或不愿意签署劳工协议,则不能取得2倍工资。
四、单位不签劳动协议有哪些后果
1、未签署协议并不能免去用人单位为职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根据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和职员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协议书,职员就享受劳动法上要求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去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员能够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能够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实施,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2、单位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解聘职员)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
根据法律的要求,假如双方没有签署书面劳动协议,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职员支付经济赔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赔偿金。而假如是签署了劳动协议,在劳动协议到期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终止劳动协议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赔偿金。
3、单位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解聘职员)造组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 假如因为单位没有依法为职员缴纳失业保险费,造成职员被解聘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时。
4、职员能够随时解除劳动协议,且不负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赔偿
假如双方签署了劳动协议,职员要提前解除劳动协议,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不然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协议,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负担赔偿责任。假如劳动协议约定了职员提前解除劳动协议的违约责任,单位也能够依法要求职员负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不过,假如单位没有和职员签署劳动协议,职员不仅能够随时解除劳动协议,而且不需要对单位负担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
5、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解聘职员。
劳动法要求,劳动协议能够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超出6个月),在试用期内,职员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单位能够随时解除劳动协议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不过,假如没有签署劳动协议,则不存在试用期(因为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是无效的),单位即使能够解聘职员,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的,还要加(转自: 小 草 :)付额外的经济赔偿金。
6、不签劳动协议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组成要件之一,是单位必需对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方法。而在劳动协议中约定保密条款或签署专门的保密协议,是对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方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假如没有签署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和法律责任,单位就难以证实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已对其主张的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方法,从而有可能不被认定为商业秘密。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7、不签劳动协议造组员工损失的,单位要负担赔偿责任
假如因为单位有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协议(包含劳动协议到期后不立即续订劳动协议),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候遇损失的,除依法负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要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能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给行政处罚等等。
8、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不签署劳动协议,职员能够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能够责令单位更正,并能够给罚款的处罚。
有关单位不签劳动协议的赔偿问题,法律要求是从第二个月开始,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但最高就是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也就是说此时的赔偿最多是该劳动者双倍工资的11倍。
假如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能够咨询赢了网在线律师,寻求无偿律师咨询。
篇二:劳动协议中保密条款怎样认定
案情
某生物企业于2021年成立,其关键产品为“百澳克”等灭嶂螂生物制剂。
2021年未签劳动协议,只签保密协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