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管理常见问题分析.doc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近年来,无土栽培在国内外蔬菜设施栽培中发展迅速,在克服连作障碍,拓展蔬菜种植 领域,抵御不良环境,生产无公害蔬菜等方面,具有常规土壤栽培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但 由于无土栽培的核心技术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受栽培环境、作物种类、生产者技术水平 等诸因子的制约,常出现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土栽培的推广和应用。为此,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在日木千叶大学和北京农学院从事无土栽培的工作实践,就营养液管理 中常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 营养液用水
自然雨水是最安全的水源,但从使用聚氯乙烯薄膜的棚室中接受的雨水则受可塑剂猷酸 酯影响;从玻璃温室接受的雨水易引起硼过剩症。井水多含氯、钙、铁、镁及微量元素 锌、铜、铝等,须预先分析水中元素含量,以决定营养液配制时的适宜增减量。利用自来 水和河水时,常因残留氯和混入除草剂引起生育障碍。特别是自来水未做去氯处理,残留 氯会引起蔬菜根腐病发生。当河水、井水及自来水等营养液用水含盐过量时,可用蒸偕 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去除。用雨水代替则更为经济。
二、 营养液配制
除无土栽培专用肥外,目前各地也使用单一肥料及与水质相适应的混配化肥,但肥料用 量的计算、配制、调节等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肥料计量器具未校正或校正有误,造成配制的母液浓度、组成与原设计不同;肥料溶 解先后顺序错误,未能全溶;忽略了肥料元素表示法和氧化物表示法的不同,造成营养 液配制错误。
采用普通肥料,纯度过低,原液配制时发生沉淀;从补水口附近取样,造成分析结果 偏低。由于从取样到结果分析需要时间,难以及时调整肥料组成和浓度。
漏加微量元素,引起全部植株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产生茎叶黄化现象。
循环式营养液栽培中常用电导率(EC)变化来调控总离子浓度。但常因钙、镁等,特 别是钠积累过多,导致生育不良。即EC值变化不能反映营养液中单一元素浓度及各组分 比例等变化,造成营养过剩或缺乏。有时发现循环营养液中磷浓度过低,则提高磷浓度, 造成磷被过量吸收,发生叶片黄化现象。
为提高营养液pH值,增施馁态氮,但因作物优先吸收馁态氮,营养液中剩余较多的 硝态氮,结果导致pH值更加降低。
三、 营养液供给
营养液供给障碍以灌水管和滴管头堵塞最为常见,尤其在岩棉及基质栽培中发生较多。
滴管喷嘴堵塞。使用后喷嘴未充分洗净,肥料结晶,堵塞喷嘴,施工时不慎灰尘进入 供液管,造成喷嘴堵塞。有时喷嘴虽畅通,但管内大量滋生藻类,造成供液障碍,应及时 用双氧水清洗。
灌水管障碍。使用质量较差的灌水管,生育后期因堵塞造成供液不均,生长发育受 阻,随生育进程供液量突然增加,灌水管破损,造成供液障碍。
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植株调整时,滴管头偏离位置,植株不能及时获得营养和水 分,造成植株萎篇。此外,虽供液正常,但水压过低,供液量少,也会造成作物萎篇。
四、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常会因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及突发条件等改变而出现障碍,应随时检查、维 修。
EC计传感器部位附着气泡或灰尘,造成浓度测定异常,难以正确调控营养液浓度;使 用简易EC计,因不校正温度,故浓度测定与调整亦不准确。
酸度计发生故障,调节pH值时可能将大量的强酸或强碱送入培养液,引起作物枯 萎。
温室内
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