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政改革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政改革的思考》.doc《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一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 政改革的思考》
伴随财政理论界有关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论的争论,近期财政部又推 出了较大力度的公共财政体制模式的改革,拉开了我国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序 幕,也加快了财政改革的步伐。有人称这次改革是“财政部门在革自己的命”, 还有人称“这次财政改革是继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财政改革,对 加强和深化财政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这次财政改革究竟是在原有理 论和体制上的修修补补即改良式的改革,还是对原有理论和体制的变革即革命式 的改革?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一、理论:公共财政从定义、职能、作用、地位到收入理论、支岀理论、政策 是对国家分配论的改良还是变革?

当我国将今后财政管理体制定位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时,公共财政理论无疑已 取得了它在我国财政理论上的地位,即用公共财政理论替代了国家分配论,当然, 这种替代并未抹杀国家分配论在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所起到的功不可没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理论上,我国一直奉行国家分配论。 从理论渊源上看,它既源于前苏联财政理论中的计划型财政,同时又源于我国当 时对财政本质问题的研究和发展,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 的原因,但主要根源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我国许多财政学家和财政工作者多年研究的人类财富。
国家分配的让位,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改革 与开放势不可挡,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体制须用市场经济替代计 划经济,由此决定了须用市场型财政替代计划型财政,那么,市场型财政的理论
基础公共财政必然替代计划型财政的理论基础国家分配论,这就是公共财政定位 的历史必然性。
2 •公共财政替代国家分配论是实质上的替代还是形式上的替代?
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了市场主 体,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公共财政只能在市场失败的领域 内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经济对政府包括财政的要求是:一方面在 市场有效运行的领域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财政应退出这一领域的资金供给。另 一方面政府和财政应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严密的规则,健全法制,依法行 政,依法理财,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使其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政府须以社会管理
者的身份进行干预,保障市场的顺畅运行,实现效率、公平、稳定三者的最佳 耦合。财政的职能就是保证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力供给,有效发挥财政政策 措施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显然,这与国家分配论中的大包大揽式的供 给型财政,以计划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的、甚至唯一的机制等计划经济 特征和内容具有本质的区别。
公共财政: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地位的一次革命
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或财政)是社会经济的管理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管理 和领导权力,企业仅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和个人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市场经 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成为了经济活动的独立主体,成为了决定整个经济活动的 根本因素,也成为了决定公共经济和约束监督公共经济的根本因素,政府和财政 将由原来什么都管,什么都决定转向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服务,如何接受企 业和个人的监督,显然,这种转变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官员官本位制的一次大 的冲击,惯于自称为“父母官”、“财神爷”的政府和财政要变成公众的“公 仆”,这就要求公务员们须在思想上、观念上进行大的转变。同样,惯于被官管 的企业和个人要变成经济活动的主体,敢于监督政府和财政的活动,也需要在思
想上、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可谓对政府、企业、个人地位的一次革命。作为社 会主义国家,政府官员“社会公仆”地位的回归,难道不正是马克
思、恩格斯当时领导“巴黎公社革命”的初衷吗?
财政:究竟应该是无偿还是有偿?
财政的无偿性是在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其国家分配论的性质所决定的,这 同计
划型财政对等价交换原则的客观性的否定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财政的有偿性是 等价交换
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公共财政理论上的体现:首先,财政活动的等价交 换观是确
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最佳活动规模、安排财政支出活动的基本思 路和准
贝聽其次,等价交换观表现在税收征收上,要求将原计划经济下的国家需要说 转变为利
益交换说,以减少人们对税收的厌恶心理,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和参政议政的 积极性。
与利益交换说相联系,要求纳税人提高纳税意识的同时,征税人也应提高征税 意识,政
府官员及公务员要树立花纳税人的钱,就要为纳税人办事,且要把事办好的观 念。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分配的力量应该是财政还

《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政改革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