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电量、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
培训目的:
1、了解线损电量与线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引起线损率波动的各类因素分析与控制方法。
3、熟悉线损分析的常用方法。
目 录
一、线损电量与线损率计算 3
(一)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线损 3
(二)10(6)kV电压等级电网线损 3
(三)0、4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线损 4
二、线损分析经常采用的方法 5
(一)电能平衡分析 5
(二)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分析 5
(三)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比重对比分析 5
(四)实际线损与历史同期比较分析 5
(五)实际线损与平均线损水平比较分析 6
(六)实际线损与先进水平比较分析 6
(七)定期、定量统计分析 6
(八)线损率指标与小指标分析并重 6
(九)线损指标与其它营业指标联系在一起分析 6
(十)对线损率高、线路电量大与线损率突变量大的环节分析 6
三、对引起线损(率)波动的各类因素的分析与控制 7
(一)电量失真 7
(二)供、售端电量抄表不同期 18
(三)电网结构及设备变化 19
(四)电力市场变化 19
(五)县域电网内部运行因素 20
(六)外部因素影响 21
参考文献 21
一、线损电量与线损率计算
(一)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线损
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线损主要有35kV、110kV输电线路与主变产生的损耗组成。
1、 其供电量就是指流入35kV及以上电网的电量,共有3部分组成:
1)在110kV与35kV线路末端计量的电量,没有输电线路损耗,分别定义为1与5(如:并网点在该110kV与35kV母线的地方电厂上网电量)。
2)在110kV与35kV线路对(首)端计量的电量,经过输电线路产生有损耗,分别定义为3与7。
3)110kV与35kV过网电量,分别定义为2与6;(输入量与输出量相等,不产生损耗的电量。后文中的电量12的定义与此相同)。
2、 其售电量指流出35kV及以上电网的电量也有3部分电量组成:
1)110kV与35kV主变供10(6)kV母线的电量,分别定义为9与10;
2)110kV与35kV首端计量的电量,一般情况下,这类电量都就是专线供电且首端计量,或者就是在末端计量加计线损,相当于首端计量,分别定义为4与8。
3)110kV与35kV过网电量,分别定义为2与6。
3、 35kV及以上电网线损率计算:
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1+3+5+7+2+6)-(4+8+9+10+2+6)
线损率含过网电量 =线损电量÷(1+3+5+7+2+6)×100%
线损率不含过网电量=线损电量÷(1+3+5+7)×100%
(二)10(6)kV电压等级电网线损
10(6)kV电压等级电网线损主要有10(6)kV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变产生的损耗组成。
1、 其供电量指流入10(6)kV电压等级电网的电量,由4部分组成:
1)110kV与35kV主变供10(6)kV母线的电量,分别定义为9与10。
2)10(6)kV专用线路末端计量电量定义为11(对县供电企业来说,有两种电量同此:地方电厂在县供电企业变电站10(6)kV母线上并网的上网电量;外部供电企业设在本供电营业区内变电站10(6)kV母线供出的并由本供电企业对用户抄表收费的电量。这两部分均属购无损电量)。
3)10(6)kV线路对端计量电量定义为13,即购有损电量。
4)10(6)kV电网过网电量定义为12,含义同电量2、6。
2、 其售电量指流出10(6)kV电压等级电网的电量,由6部分组成:
1)10(6)kV首端计量电量定义为15,即专线供出的本级电压无损电量;
2)10(6)kV专用变电量定义为17,不论就是高供高计还就是高供低计,均定义为抄见电量;
3)10(6)kV公用变电量定义为18,为低压总表抄见电量;
4)10(6)kV电网过网电量定义为12;
5)末端计量的10(6)kV专线电量定义为16,这种情形在个别地方存在。
6)高供低计的专用变应加计的变损电量定义为19。
3、 10(6)kV电压等级电网线损率计算:
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
=(9+10+11+13+12)-(15+17+18+16+12+19)
线损率含过网电量 =线损电量÷(9+10+11+13+12)×100%
线损率不含过网电量=线损电量÷(1+3+5+7)×100%
4、 公用线路线损率计算:
在计算供、售电量时,不包括首端计费的专线电量。在计算售电量时,对高供低计的专用变压器应包括加收的铜铁损电量,即
公用线路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14-(17+18)
线损电量线损率的计算和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