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3
2 系统概述 3
3 系统结构 3
3、1 系统逻辑结构 3
3、2 系统组网 4
3、2、1 集中管理模式 5
3、2、2 分级管理模式 5
4 主要功能 6
4、1 网络拓扑管理 6
4、1、1 网络拓扑发现 6
4、1、2 IP地址分布图及管理 6
4、1、3 支持跨地域的多层网络监控 7
4、1、5链路的管理 7
4、1、4 故障检测 8
4、2性能监测管理 8
4、2、1 网络性能参数的监视 9
4、2、2 服务器性能监测管理 9
4、2、3 数据库性能监测管理 10
4、2、4 网络设备监测管理 10
4、2、5 性能参数的统计图表及报表 11
4、2、6 性能预警 14
4、2、7 性能监视参数的拓展 14
4、3 故障管理 14
4、3、1 警的自动通知 14
4、3、2 告警分析与统计 14
4、3、3 告警处理 15
4、3、4故障告警源 15
4、4 设备管理 16
4、4、1形象直观的设备图标 16
4、4、2 设备快照及设备管理提示信息 16
4、4、3设备活动进程及安装软件的查瞧 17
4、4、4设备机架面板 18
4、4、5网络设备端口分布管理查询 19
4、4、6交换机端口详细信息查询 20
4、4 桌面安全管理 20
4、4、1 储存设备管理 20
4、4、2 终端外设控制 20
4、4、3 终端操作监控 21
4、5 报表管理 21
5 系统特点 21
1 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IT的不断发展,众多行业从其自身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了网络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其网络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 (ERP)、办公自动化(OA)等业务内容。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除了要依靠网络设备本身与网络架构的可靠性之外,管理与安全成为了关键环节。当前,网络系统的结构复杂与规模庞大,即要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作,又需要保证业务系统的正常工作,传统的各自独立的“分立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IT系统的管理要求,综合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方向。
2 系统概述
内网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就是我司完全自主开发的一套全中文网络运维与安全管理系统,就是一套在充分调研了国内网络现状以及网络管理方式,采用目前为止最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以用户的网络、线路以及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等等的日常运作管理为着眼点,独立研发的完全适应于高、中端网络管理软件领域需求的一套优秀、可靠、先进的网络设备资源与应用服务资源、全中文、通用管理系统,为广大客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网络管理难的棘手问题,并且很有效的帮助网络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网络利用率与网络服务的质量。
3 系统结构
3、1 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监测层包括网络管理、应用管理、设备管理、桌面管理,就是监测底层的被管对象层,实现对网络、主机、存储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软件等IT资源的全面监控管理;同时自动收集、过滤、关联与分析各种管理功能产生的故障事件,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处理;对网络与业务应用等IT资源的性能进行监控,定期提供性能报表与趋势报表,为网络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用户层就是整个系统呈现,就是运维管理平台的人机交互接口,系统集中运行展现提供集中的直观的监控呈现、快速发现与分析各类运行隐患,提供了运行一览、网络拓扑、业务拓扑、负载分析、告警台、统计分析等多种监测视图,通过集中化的有机的组合各种视图,为不同角色的人员提供完整的运维管理工作界面。运维服务管理层将人、技术与流程进行有效地融合,实现日常运维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标准化。
而知识库能自动实现运维知识的积累、沉淀与共享,从而降低IT运维管理对个人的依赖。至上而下的IT运维管理平台能为IT服务管理提供足够的管理元素,帮助管理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了解系统运维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生成多种工作记录,领导可对IT运维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帮助用户实现对IT服务基础支撑系统的透彻管控。
监测层与用户层通过统一的资源库与子系统接口来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系统提供了单点登录与统一认证的支持,确保从上到下的操作就是必须经过统一登录认证与操作审计的。其她集成接口系统包括系统数据交换接口与分布式数据采集接口,通过系统数据交换接口,可以建立多层系统部署的数据交换,同时也可以与异构系统集成,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接口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
图1 系统逻辑结构框图
3、2 系统组网
系统能够方便地满足用户在网络运维管理中的组网需求。依据目前的管理要求,在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的组网模式有两种:集中管理模式与分级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适用于
网络运维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