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足迹 一路走向成熟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2006年,我们迎来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实施十周年。自1996年第一次考试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43万人参加考试,3万余人考试合格。十年间,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对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考试实施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总结十年来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经验,探讨交流进一步规范考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为了使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能够更好地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评估师考试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和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行业管理和评估行业管理的需要,也是确保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基本手段,考试制度实施也是促进注册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的根本保证。
回顾十年的考试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资产评估师考试为市场经济服务和行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考试工作对参与的考生职业追求和向往的重大意义。总结和评价资产评估师考试的阶段性成果,有以下几点:
首先,考试制度的建立在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客观原因,行业没有专门的人才队伍,从业人员主要依靠财会、经济、工程类人员支撑。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各类经济活动增加,资产评估业务的客户群不断增多,评估价值量大大增加,资产评估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要求也愈来愈高,评估行业深感没有一支具备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就很难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估工作,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迫切需要建立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1995年在人事部、财政部合力推动下,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建立了,它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开始通过规范准入门槛的方式走出执业人员鱼龙混杂的无序状态,队伍建设有了更加科学的方式,逐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随着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建设迈出的第一步,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史上有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树立了执业准入的里程碑。
其次,考试制度建立了人才选拔的制度化关口
考试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选拔和培养人才,通过深入发掘考试功能可以促使评估专业人才的选拔具有严格的机制保证。评估师实行统一考试后,将公平竞争引入了行业,优化了选才途径,使评估专业人员队伍更加体现专业特征和职业素养,也逐步凸显出年轻化、职业化特点。
1995年,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建立之初,通过考核认定,581名资产评估师成为了行业中最早的一批专业人才,可以说,这支队伍的建立适应了当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人员中普遍存在文化层次较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和在任官员多而专业人士少的现象。1996年实施考试后,由于制度化关口的作用,进入评估师队伍的人员更加突出了学历高、年轻化的特点。据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已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的人员中,从学历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一半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8%以上;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评估师比重超过三分之二,50岁以上的仅占8%。人才年轻化对评估师队伍的稳定、评估业务的创新、评估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历层次较高也表明评估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基础,符合评估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化选人关口已经成为行业保证执业质量的有力前提,也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源泉。
二、考试制度完善为选拔人才提供了政策和组织保障
考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1995年考试制度建立后,在人事部专技司和考试中心的支持下,考试管理工作日趋成熟,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从考试政策、考试报名到大纲编写、教材编审、问题解答,再到命题审题、试卷印制、考试实施以及评卷判分等环节都在逐步完善,为更好地选拔人才提供了政策和组织保障。
一是在改革中完善机制。十年来,考试政策和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和改革。1997年,调整放宽了有关免试科目的政策, 鼓励更多的人员
十年风雨足迹 一路走向成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