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合肥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合肥民生工程四年观察
汪名?C 夏 军
“发展为先,民生至上”,“合肥务实做民生,绝不作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人们时常能听到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关于民生工程一贯经典的阐释。
从2007年的12项民生工程,到2008年的28项民生工程,再到2009年的36项民生工程,2010年的33项民生工程,合肥市财力最近四年直接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近90亿元,受惠群众超过450万人次,百姓总体满意度超过80%。
正在崛起的合肥以人为本,大手笔运作民生工程,一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美好画卷正日益呈现。
“三大跨越”,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斐然
从2007年正式起步,到如今的规范而有序,四年来,合肥推进民生工程的步伐快速而稳健。一组组快速上升的数字记录了四年来合肥民生工程的历程,也见证了其实现的三大跨越。
保障内容大跨越。2007年,合肥市正式启动实施12项民生工程,2008年扩大到28项,2009年增至36项,2010年继续实施33项。4年来,合肥民生工程建设始终把百姓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考虑,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实。从最初的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到全面涵盖“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热点问题;从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为主,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社会环境保护治理等多领域拓展,民生工程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成为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
财力投入大跨越。“合肥经济建设绝不挤占民生工程一分钱”,这是民生工程实施之初合肥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随着合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民生财力投入逐年加大。2007年,合肥启动实施12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
;2008年投入28亿元;即使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尤为严峻的2009年,合肥民生工程投入仍继续增长,达到32亿元,已是2007年的5倍之多;2010年,民生工程投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增长20%。四年累计投入近90多亿元,比照合肥同期GDP、财政收入的增速,畏生投入增速远远“跑赢”经济增速,充分体现了合肥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工程投入的决心和力度。
惠民覆盖面大跨越。四年来,合肥民生工程始终坚持不断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尽力做到应保尽保。随着民生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纳入保障的人数已从2007年的300万人大步跃升至2009年的450万人。特别是2009年合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将民生工程建设着力点放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上,一批大工程、大项目的实施,
和谐合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