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报纸气象新闻审思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天气变化影响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气象新闻报道在当前媒体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下,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凝聚力的重要阵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地方党报可从以下三方面改进气象报道:
精制标题,讲求诗情画意
气象新闻报道中,记者、编辑不能简单就天气来说天气,要提炼新闻内容,巧妙利用比喻、拟人、对比、借代等修饰方法,精心制作标题,令读者过目难忘。
我国报业史上有名的老报人张友鸾先生,制作气象标题成为一段佳话。一次南京阴雨连绵,张友鸾先生根据气象台预报,制作了这样一则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大雅大俗,融洽无间,声情并茂,琅琅上口。
《羊城晚报》曾有一条标题《今晚北风拜访冷雨敲窗》,这个标题连用两个动宾词组,辅以拟人手法,赋予标题一种特殊意境。整个标题化静为动,变死为活,令人赏心悦目。
巧妙运用古代诗词写法,是使标题增色的又一有效方法,如《半晌秋雨一日清凉》《北风烈秋露冷映燕山月》《一番风雨满城寒》等,文采飞扬,韵味无穷。
襄樊日报社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加强了对编辑的要求,《襄樊日报》刊登的《小寒时节冷古城雪花飘》《霏霏雨雪造访古城》;《襄樊晚报》刊登的《雾锁古城别样景晴好天气暂别离》《“大雪”不见雪气温缓慢升》等,也受到读者好评。
创新手法,体现人文关怀
我国几千年文字历史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美词句和写作方法,在表现形式和意境构造方面,明显优于电视。如今年2月16日《钱江晚报》一篇气象报道,作者在文中写道:
近段时间的天气变得实在太快了,四季更迭仿佛就在眨眼之间,一觉醒来已是恍若隔世。
……
当人们还在感叹天怎么这么热时,风向又突然发生转变了,气温“嗖”的一声急速跳水一受到北方冷空气扩散影响,℃,相比前些天,气温落差超过了10℃,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这篇文章一反气象新闻常规写法,犹如散文,使人感到清新、耐读。开展气象报道服务,不能停留在天气预报上,还应放宽报道视野、拓展服务空间,将影响百姓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气象信息,尽可能多地纳入媒体关注范围,从表现形式和报道内容两方面,充分体现报纸人文关怀。
近年来,《襄樊日报》气象新闻报道比较注意这一点。去年12月21日,襄樊市区气温大幅下降,《襄樊日报》在第二天的社会民生版以《气温降了》为大标题,全方位报道气温突降对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发布电力、水力、客运等部门的应对措施,
地方报纸气象新闻审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