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留油田文25东块注水开发后期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评价.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方数据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评价文留油田文东块注水开发后期侯志江何江李泽斌引言12摘要通过常规物性、铸体图像、压汞等试验分析方法。对文东块密闭取心井——文33构特征。据此揭示注水开发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为油田综合治理提供地质依据。关键词孔隙结构特征注水开发开发试验图像分析2519797二十多年的注水开发,该区块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按照油层水洗描述分类,为了了解该区块储量水驱状况、水驱油效果、高含水期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注水开发后油层物性变化情况,部署一析实验结果的认识,研究不同水洗层岩石物性及孔隙结构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水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奠定基础。3分析参数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看出,长期注水后,储层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不同水洗级别的油层其岩石物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物性分析结果见1薄片粒度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水洗后细砂含量明显增加,而粉砂含量减少,同时碎屑组成平均(1)偏度则由负偏度转向正偏度,表明颗粒组成逐步向粗粒级集中,峰度的变化规律表明颗粒组成越来越集中。标准偏差变化规律说明分选也更好。薄片粒度分析也证明水洗过程中有微粒物质被带走,导致岩石颗粒分选性变好,同时向粗偏度靠近。孔隙空间结构特征岩石铸体图像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表征孔隙(2)同均呈规律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水洗程度由弱到强,面孔率、平均孔隙半径以及平均喉道宽度在不断地增加,这表明由于水洗,导致孔隙及喉道增大,有填隙物冲刷出,这与前面的物性变化规律相吻合,也解释了长期注水后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3减,表明由于微粒物质的带出,岩石变粗,很好地水洗程度与粉细砂含量关系第一作者简介侯志江,年生.工程师,年毕断块气126性吞锓止究碧娇7⒖蒲а芯吭1收稿日期——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浜地质系,年获西南石油学院工程硕士,从事开发试验工作,地址:河南省濮(0393)4816204年月油田兀
万方数据
3解释了粒度变化的原因。同时由柯静一卡尔曼方明孔隙结构比表面较孔隙度对渗透率影响更为敏程可以知道,渗透率与比表面为二次方相关性,说感,能够很好地解释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其他各参数均与岩石水洗程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参数的变化规律都显示岩石水洗后,其孔隙特征朝着大孔隙、粗喉道、高分选、低曲折度的方向变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结果可以综合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从不同角度反映(3)3明显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每类层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油田制定开发调整措施提供基础。随着注水开发中注水强度的增加,尤其是在全井笼统注水的情况下,吸水好的层位的连通性和渗透率以及孔隙曲折度都变好,基于便利原则,宏观上注入水往往优先通过此层位,加深了层间的非均质性,不利于注水开发,直接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果,这就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ü晕募井的资料分析,得到了文留油田文东块注水开发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其渗透率、孔隙度、孔隙结构特征及粒度分选都随水洗强度增强而转好,其原因是注入水冲刷带走了大量填充物踊徒航嵛。(2)非均质性加重,剩余油的形成主要是绕流现象影响,不利于注水开发,甚至有可能导致该地区储层的破坏,增加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都几乎不能增加注入水的波及范围

文留油田文25东块注水开发后期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cheng26364
  • 文件大小153 KB
  • 时间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