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体裁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主要包括: ?《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严格,以律诗为例: ?(1) 二、四、六、八句押韵,且押平声韵?(2)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3) 平仄符合粘、对的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注意:近体诗产生于隋唐时期,隋唐以前无近体诗《诗经》?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诗经》收诗 305 篇,分“风”、“雅”、“颂”3 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楚辞》?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 多用“兮”字。?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 并垂范于后世。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乐府”原指汉代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语言质朴自然,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 委婉含蓄,质朴精练。建安诗歌?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建安时代。?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诗作大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忧时伤
古典诗歌的体裁-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