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识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
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蜥蜴的身体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德育教育
由儿歌“小青蛙,呱呱呱,吃害虫,保庄稼”说起,再说到中药中的“天龙”,向学生引出本节课,并渗透敬畏自然、爱世间万物的意识。
授课
(一)两栖动物
学生自读教材,教师出示自读提纲(PPT展示)
1、生活环境
2、蝌蚪与青蛙的区别
3、青蛙的外部形态特点(鼓膜、鼻孔、前后肢)及功能
4、青蛙的呼吸(肺和皮肤)
5、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6、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组织交流
(二)爬行动物
教师展示自学提纲(PPT展示)
1、蜥蜴生活环境。
2、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结构功能。
3、蜥蜴的呼吸
4、蜥蜴的生殖。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6、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三、检测
教材课后练习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检查。
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功能与作用
与人类关系
五、 教后反思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