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王中于
内容:18、吆喝 课型 自读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学习难点:
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 )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饽饽( ) 秫秸( ) 商贩( )吹嘘( ) 吆喝( ) 小钹( ) 荸荠( )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
秫秸: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囿于:
隔阂:
吹嘘:
3、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4、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
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明确:
18、吆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