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魏孝文帝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与民族融合
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材料一 该图反映北魏政治生活的哪一特点?

它创造怎样的辉煌?


统一黄河流域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39年)——前提
鲜卑族拓跋部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
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与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社会矛盾尖锐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材料四: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民族间的混战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惨景。诸胡同汉人一样,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39年)——前提


,引发统治危机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改变落后状态,促进社会发展。
可能性
  “千古第一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
北魏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开始了改革。拓跋宏当时只有5岁,所以早期改革的决策者是冯太后。
课外拓展
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促使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有利于民族融合。
思考:
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
课外拓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