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随笔心得:最好的礼物教师教育随笔心得:最好的礼物教师教育随笔心得:最好的礼物教师教育随笔心得:最好的礼物周春梅周末,接到一位学生家长从外地打来的电话, 说给我快递了一套护肤品, 感谢我对她女儿的照顾和鼓励。谢过她之后, 我告诉她我的原则: 不接受家长的礼物与宴请。这位母亲有些尴尬, 一再强调不是送礼, 说孩子非常喜欢我的课, 回家总跟她分享课上的内容; 孩子从外地来到这个陌生的班级后, 从我这里得到许多鼓励, 树立了自信心, 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她平时不在女儿身边, 有我这样一位老师, 她很感激, 别无他意, 请我理解一位母亲的苦心。我理解家长的心情。但作为教师, 我有自己的底线。原因非常简单——如果我收了这些礼物, 却在课堂上宣讲真善美, 面对孩子纯洁的眼睛, 我会有负罪感。我珍惜我的课堂, 珍惜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尊严感,虽然因此被家长与一些同事视为不近人情,也不愿妥协。这位母亲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儿。她经常在随笔中记写自己与母亲每天晚上通电话的细节, 朴素动人: 特别想把生活中最鲜活美好的部分呈现给电话那边那个最懂她的人。碰到心里积雨的日子, 那个温柔的声音, 会让忍了一天的泪漫溢, 她就得吸吸鼻子, 然后编个理由应对关于感冒的一连串问题。也有不愉快的争论, 距离加深了误解, 结局是她“悲愤交加”地放下电话; 但到了临睡前, 又会“忽然心里沉沉地睡不踏实”,于是再打开手机,迷迷糊糊地发“晚安”。家的感觉,爱的感觉,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这一份“心安”。学生作文, 有些长于感性, 有些善于议论, 她则两者兼具——谈论社会问题,有远超同龄人的见识,客观理性、条分缕析,给我不少启发。读到精彩处, 我常常忍不住与同事分享, 他们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及至见了本人, 才发现是个稚气羞涩的小女生, 于是他们又惊
教师教育随笔心得:最好的礼物【可编辑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