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举人的逍遥生活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清晨,汴梁的街巷中响起报时人清亮的嗓音,他们负责唤醒这个沉睡的城市,而且还负责当天的天气预报。赵林(24岁,举人,开封府司户参军)也在这叫喊声中醒来,他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调查城东刚搬来的几户人家,然后入册登记。
早市的许多铺子已经开始营业。早点档,供应“灌肺”“炒肺”,粥饭点心每份20文。同时开铺的还有卖洗面汤的,如果没心思自己点灶烧水,就可以到这些摊档上去。
赵林要了份“炒肺”,喝了一碗粥,吃完早饭便去了城东。工作进展很顺利,到了中午就完成了那几户人家的登记。于是他就打道回府,回家歇息片刻,然后找朋友喝酒。
家中的娘子已经买回了各种水果,等着赵林品尝。那时的水果没有现在多,主要有桃子、李子、金杏、苹果、樱桃,想吃西瓜是没有的,因为那时西瓜刚从西域传到辽国境内,还没有流传到大宋,苹果也没有改良,个头很小。
吃罢水果,赵林的胃口大开,准备去下馆子。于是,他先去汴河边找王乐(21岁,秀才,是个自由撰稿人),王乐正在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场写诗、作文出售。等王乐给顾客写完诗后,他们又一同邀上宏文馆的高级刻书匠张溪和翰林图画院的画师陈袖二位。
《东京梦梁录》记载:那里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城市的小资们吃饭已经基本上在外面搞定。当时东京汴梁的酒楼正店有72户,而小店不能遍数,皆谓之“脚店”。
这四位去的是他们心仪已久的丰乐楼。这家百年老店刚装修完毕重新开张,先到的嘉宾送礼券一张,当时乃一面旗子,四位领了礼券,便到了雅间就座用餐。
小资的菜谱有凉菜几碟、热菜六道、热羹四盆。
东京汴梁的酒店里出现了专门的“茶饭量酒博士”,后来简称为“酒博士”。《东京梦梁录》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口糟’。”当时的人喜欢把酒烫热了喝,可以让“口糟”嫂嫂帮你烫着,一定是要热热的喝才好,杯中一空她会帮你满上。但是当时酒店里的酒价格不菲,一瓶好酒开价最低也要70文。当时酒的品牌也多:真珠泉、皇都春、常酒、和酒、扬州产琼花露、秀州产清若空、南京产秦淮春。
这四位酒足饭饱后,下午的活动就是去汴河众安桥的“瓦子”看文艺演出。
宋朝时市民的娱乐生活很丰富,他们主要的游乐场所叫“瓦子”和“勾栏”。“瓦子”又称“瓦舍”
宋朝举人的逍遥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