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1956年九十月间,接地委通知,调我到宁陕县任县委书记,前任县委书记田培良调地委任组织部副部长。当时宁陕县委副书记是毕柯昌、张茂川,县政府县长为马永信、副县长雷士宾。我到宁陕不久,按照省、地委要求,选配了民主人士周八儒任副县长。县委、县政府班子人员政治素质好,都是30多岁,虽能力不强,但齐心、肯干,廉洁奉公。?ツ鞘保?在县上工作的吃、住、行、用都较为困难,宁陕条件更差一
些。就我来说,有一间16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宿办合一的房子,一张三斗旧办公桌子,一个破旧木头靠背椅子,一个旧小厨柜用来放文件,一个单人木板床,一条旧褥、一床旧被子。宿办室外有两间会议室,中间放一个一米宽、近两米长的、用土坯支起的案板当桌子,两边放两条十分笨重的长条凳子,可各坐七八个人,县委常委、县委机关干部开会,都在这个会议室,下午干部在里面打乒乓球。整个机关干部宿舍短缺,而且窄小、阴暗、潮湿。集体伙食,每日两餐,领导、一般干部都在一个食堂买饭吃,主粮以包谷为主,也有大米、白面,蔬菜很缺,一年四季以洋芋、萝卜为主。没有节假日,礼拜天不是开会,就是在乡村检查工作,调查研究。我下乡、外出开会,比一般干部优越,可以骑牲口,有马夫、通讯员跟随。到安康地委开会,不论步行、骑牲口都需要五天,
1958年夏到地委开会,两天走到石泉,请石泉县县委书记高荷生借了一辆自行车,到安康有300华里,我们两人骑自行车一天赶到,也来了一个“大跃进”。??
我在宁陕县委主持工作两年多,办了以下几件事。第一,抓紧农业生产,1957年、1958年两年粮食增产,解决了大多数群众的吃饭问题,贫困户得到国家救济和集体照顾;第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56年到1958年3个冬季,修渠、挖堰、平整土地,旱地改水田,增加水田面积10%以上,群众满意;第三,清理林权。宁陕解放后,林权一直不清,国有、集体、个体都是手指为界,没有划界、栽石、立具,乱砍滥伐相当严重。1957年,县委作了部署,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清理林权工作。由农牧局具体负责,各区、乡书记挂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区、社干部参加,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这项工作持续了近一年时间,清理后都划了界,立了界石,发了林权证,分清了国有、集体和个人林权界限,并规定以后不论国有、集体、个人,采伐林木需持颁发的林权证。从此,乱砍滥伐现象大大减少,扯皮、斗殴、打官司的也大为减少,林业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
1957年,虽然批判保守,反右倾,但工作还是正常进行,主要是整顿、巩固、提高农业社,改善经营管理,搞好生产建设。因为上年全县受灾减产,忙于生产救灾,安排群众生活。这年春有人反映沙沟乡一些农户缺粮,并饿死个别人,此事转告地
往事回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