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园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学校文化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优劣,而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全体师生起着巨大的影响,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所有的学校活动都可以围绕办学理念开展,用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中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体合力,使之能丰富学校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现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
一、崇尚人本管理,打造生命绿洲,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管理文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我想一个学校应崇尚人本管理,以满足教师发展需要,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为基础,给教师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工作看做体现人生价值的组成部分,以师为本,努力打造生命绿洲,形成和谐民主的管理文化。
学校环境在促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时间、学习资源、领导支持、共同合作等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们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比如给予足够的时空进行学习研讨。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用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我们在教师专业生活以外,设法挤出了专门的学习研讨时间,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具体为,每周抽出一节课时间作为教师固定的学习和研讨时间,规定年级组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以加强交流,资源共享。为教师订阅大量教育书刊杂志分发到每个办公室供教师阅读;成立教学研究班开展各种学习研讨活动等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自然离不开必要的制度。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管理中既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又要给教师以最大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的制度赋予人性化。比如说,学校不搞教师上班签到制度,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后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短时间外出办事的只要向校长请假即可。经常要求教师关注细节,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你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了你的师德状况。课改试验中我们要求中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故事,捕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瞬间感悟,记录自己在突发事件中表现的机智,叙述自己走出困惑、战胜困难的经历等等。虽然我们规定了每月至少一篇,但我们对内容质量不做硬性规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平台,并寄予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努力使学校形成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立足学校实际,建设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即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隐性
打造校园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