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陶瓷绘画
——国培第七天随笔
第九小组学员 周宏 (陕西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
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是济南这两日却越来越暖和起来。今天已经是国培的第七天了,也是大家都盼望的一天,因为今天会有年轻的美女老师曲杨给大家介绍《陶瓷艺术理论与创作》。
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了一张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图片,这个作品曾在国外拍出过天价。它也代表了国际收藏界对中国艺术,特别是陶瓷艺术的认可与青睐。清代的许之衡在《引流斎说瓷》一文中指出:“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及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然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及天时与地利,而人巧乃可施焉。”这段话就是告诉了我们制瓷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第一的地位。曲老师给大家简介了陶瓷的历史与发展,然后从泥料、陶瓷成型、凉胚、烧成几个方面详细的讲解了瓷器的制作过程。接下来就是本节课最主要的内容:陶瓷绘画。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陶瓷绘画(陶瓷釉)发展过程。也认识了釉上彩、釉下彩的不同。原来仅仅是陶瓷釉色就有这么多的讲究与分类。我还是比较喜欢釉下彩,那种在素胎上着色,依靠温度控制来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并且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工艺让我感觉非常的神奇。也非常想尝试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学院教授们的很多优秀作品资料。特别是李广平老师的那件青花釉里红作品,更是让大家叹为观止。老师也把学院近期在陶瓷绘画上做的工作介绍给大家,就是邀请了很多著名的美术大师来参与陶瓷绘画的创作。这些书画名家把自己的作品画在瓷器上,产生了另一种独特的效果,也是非常有趣的一项创新。
课程中,老师给大家放了一个纪录片《瓷窑》。片中介绍了陶瓷从和泥到制胚(泥条盘制)再到烧制的全部过程,表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艰辛与制陶的不易,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课,老师重点给大家介绍了釉上彩。并且现场示范了釉上彩的绘制过程。我们学员非常认真地观看了老师制作全过程,因为下午就要去练习绘制。曲老师技法非常娴熟,不一会,一个婀娜多姿的抚琴少女就出现在瓷盘上。大家都鼓起掌来。老师详细介绍绘制的具体要求,又具体交代
周宏国培作业(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