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铜山区单集实验小学吴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 进一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准备】1 块搭斜面的平木板, 4 块小木块、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故事情境)动物园要举行活动,需要搬运一批大的油漆桶,小动物们听说了,都纷纷赶来帮忙。这不,第一个赶来的是大猩猩,它说:“我力大无穷,一下子就能把它搬上去。”小猴听说了, 皱着眉头说:“这么多的油漆桶, 直接搬不得累死呀, 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轻轻松松就能全部搬完。”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到小猴想到的是什么好办法吗? (指名发言) 师: 看来咱们班同学都跟小猴一样聪明, 想到了这样一个好办法, 其实, 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一种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问题:斜面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斜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指名发言) 那么,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2. 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初步制定研究方法。提示: 3. 组织交流,完善实验设计。(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 ①、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②、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③、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师:为了便于统计数据,我们统一用装有 2 个钩码的小车做重物。④、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 4. 明确实验要求①搭好实验装置。②先测出直接提升一个钩码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钩码的力。重复测量 3 次。③依次增加钩码的数量,按步骤 2 重复做。④完成实验记录表格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提升不同的物体(钩码) 我们的发现 1个2个3个4个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N)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⑤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5 .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 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 ②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6 .小组实验探究,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⑴、分小组领取实验物品,发放记录表。⑵、学生按照指制定的计划操作实验,并及时观察,做好记录。 7. 小结: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 提问: 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 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 你还发现了什么? ( 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 2. 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1 )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2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研究新问题: ①、在实验中,我
斜面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