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五位“将军”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不仅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而且还留下了不少的灿烂诗篇。在赏读毛泽东诗词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出现过几处“元帅”、“将军”的身影。笔者借此撷来,以飨读者。
一、“飞将军”黄公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5月,红军集结在江西东固地区,等待敌人王金钰师进入伏击圈,16日围歼了王金钰、公秉藩两个师。17日向东横扫。30日歼刘和鼎师于福建的建宁。红军从江西的东固、富田一直打到福建的建宁,屡战屡胜,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第二次“围剿”。毛泽东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历史上,匈奴把汉朝将军李广称为“飞将军”。此处,“飞将军”却是指的当时黄公略及其领导的红三方面军。毛泽东其实早在另一首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就称赞过黄公略,词曰:“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参加过湘军,参加过北伐战争,还在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过。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9月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调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艰苦作战
,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后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二十八师等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九师独立旅。1931年9月15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敌第五十二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二、“彭大将军”彭德怀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
毛泽东诗词中的五位“将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