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灾难性新闻切忌公式化报道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69 ― 01
民生新闻是各地方电视台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过对于那些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的报道,却常常存在“碎片化、格式化”的现象。以交通事故为例,不少记者已经有了惯常的格式:
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或未造成)人员伤亡。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一片狼藉(现场描述)。记者采访了当事人与目击者,他们简述了事发经过。记者提醒大家:车祸猛于虎,交通安全千万不能忽视。
请看下例安徽卫视的消息《两少年被撞身亡,一人被拖行近百米》():
(主持人)好,我们再来看一个现场:9号下午宣城区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位花季少年当场被撞身亡,其中一位被肇事车辆拖行了数十米。
(出镜记者)我现在就是在宣城区养贤乡仙人桥路段附近的事故现场,那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路牙旁边有几棵小松柏树已经被连根拔起,而就在不远处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很长的一条血痕。那据目击者告诉我们,事故当中女孩是当场死亡,而另一名男孩则是被这辆轿车拖行了大约有90米的距离。
(目击者)我跑到跟前一摸孩子的鼻子,我看那孩子已经死掉了。我讲你不能跑,最起码你要有道德心。
(出镜记者)那我们在现场也看到了少年留下的一些遗物,包括一些衣物、书包以及一些文具。
(死者家属)我姑娘从来不横穿马路,书包甩到马路那边去了,那个鞋子甩了几丈远。
(主持人)事后记者在交警大队见到了肇事司机
(肇事者)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主持人)目前肇事司机已被刑拘,而肇事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
这样的事故报道,新闻要素俱全,虽然传达了最基本的新闻事实。却显而易见地缺少了观众意识和人文精神。此外对火灾、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新闻的报道中,这种简单的“新闻五要素”叠加的公式化消息也屡见不鲜。灾难报道“千篇一律、简单重复”的积弊,反映出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自身素质不高,知识储备有限,也暴露出我们在灾难报道中的短板。
记者要有专业精神,充实相关知识。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灾难事件的报道除了事实本身的陈述外,还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要求记者具有很强的新闻专业能力,还要具有相应的交通、食品卫生安全的专业知识。遗憾的是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事发现场,除了进行现场的描述、伤亡情况的传达之外,对专业领域的规律性缺少认识,知之甚少,很难发掘出更多的新闻价值。某地曾发生一起两车追尾的交通事故,轿车追尾钻入大货车车底,轿车被削平,一人重伤。按照如前介绍的“公式”发一条事
民生灾难性新闻切忌公式化报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