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生平?春秋末战国初期鲁阳人(今河南省鲁山县人), 约在公元前 468 年~ 376 年,名翟?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与儒学并称显学,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小故事?墨翟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师教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墨翟对后四项尤其感兴趣因为这几项能够促进人的动手能力墨翟的老师也很着重培养墨翟的这方面的能力他经常带墨翟去参观工匠们的作坊有一次他带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让墨翟观测布匹是怎样染成的墨翟对工匠们的劳作很感兴趣当他看的聚精会神时他的老师说“看到了吧这些丝绢本来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们放进黑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黑的把它们放在了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黄色的”墨翟说“丝会跟着染料的颜色来变化是这样的吗”老师说“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丝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丝是被人放进染料的如何做人则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选择”墨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当他后来成为思想家收了门徒后他也经常用这个例子来教导自己的学生主要著作《墨子》?《墨子》一书是他本人、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而成的,刘向整理为七十一篇,但传世仅存五十三篇。?《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按梁启超的分类, 《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类: 《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第二类: 《上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用》上中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第三类: 《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难通难译,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实在难以理解。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而孙诒让则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孙诒让所据的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第四类: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
墨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