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doc.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方略,积极探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途径, 本文对实现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浅要论述。【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法治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278 ( 2014 ) 01-287-01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产业,管理社会事物,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实行依法治国是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 也是维护国家稳定, 社会长治久安的要求。以德治国, 就是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伦理、道德基础。它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具有非强制性特点。依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 是施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也是对依法治国的补充和完善。一、二者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治”和“德治”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和“德治”具有本质不同。社会主义法制是自有法以来最能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制, 社会主义道德是比人类社会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尚、积极和健康的道德。我国对德治与法治并重, 既是对人类社会优秀文化遗产的吸收和借鉴,也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二)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 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 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毛泽东同志为我党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德治提供了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既要抓法制建设, 又要抓道德建设,“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是我党对治国之道进行不断探索所取得的新的真理性认识,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新形势下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三)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是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变革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行为模式、生活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法律和道德、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同时,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又使优秀传统道德受到冲击和侵蚀, 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和形成, 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兼用, 在我国目前显得尤为重要。(四)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实行依法治国。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在其运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不仅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规范,而且也离不开信用的维系和约束。(五) 坚持法治

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3